《日本》教学设计
设 计 思 路
本课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日本》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分组讨论和抢答活动等来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并且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充分利用地图来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锻炼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并且教师联系我国的国情分析,形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良好学风。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掌握日本概况、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方面的特征,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让学生了解一些防震常识,构建师生互动、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恰当的任务学习策略,保证教学各个环节的落实和成效。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 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了解防震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4.培养识图、析图的能力及在地图上搜集信息的能力。 5.教会学生如何评价某区域自然环境。 过程与方 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学会学习一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通用14篇)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本文语言朴实,记叙真实感人,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诵读。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师:聂将军就是聂荣臻(师板书)
(看书上图)这位就是聂荣臻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5、介绍故事背景:
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
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教学设计示例(通用2篇)
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教学设计示例 篇1
1。导入 的过程:
利用图片《日本侵略者正在对健康的中国人作细菌试验》进行导入 。同学们,这里有一副图片,大家根据图片的信息,猜想一下图片的内容?引导学生得出:图片中的医生是日本的军医,躺在床上的不是病人,而是健康的中国人,图片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正在对健康的中国人作细菌试验。日本侵略者为了灭亡中国,专门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成为“石井部队”他们把抓去的中国人称为“原木”,进行细菌注射、染菌饮食试验,甚至进行活人解剖,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这一节我们来学习《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①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的侵华方针是什么?
(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并回答)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战争形势发生变化,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方针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第一部分,然后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
这些变化会带来了什么后果?请同学们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归纳(从对国民党亲日派、国民党亲英美派、对敌后抗入根据地、对沦陷区等四个方面):1938年底,日本首相近卫文蘑发表声明,提出所谓日中“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引诱国民政府投降。在日本政府的引诱下,国民政府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
②汪伪政权的建立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精选14篇)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4.介绍故事背景:
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
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清读音,标出长句子的停顿。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1)出示:
惊恐 残忍 照料 至仁至义
无辜 和善 抚养 有始有终
小勺 拽着 聂荣臻
(2)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残忍:凶恶、狠毒
无辜:辜,罪。没有罪的意思。(查字典)
照料:照顾、料理
惊恐:惊慌、恐惧
和善:和蔼,温和善良。
拽着:拉着(看图做动作)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抚养:爱护并教养(扶养:养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看看那几个自然段卡伊合并成一个部分,如果让你给课文配插图,你准备配几幅?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本文语言朴实,记叙真实感人,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诵读。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师:聂将军就是聂荣臻(师板书)
(看书上图)这位就是聂荣臻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5、介绍故事背景:
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精选17篇)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教材说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
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
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弄懂它们的读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词语:
聂荣臻 残忍 无辜 照料 流露 惊恐
和蔼 小勺 拘束 拽着 至仁至义
(2)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