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教学设计(通用16篇)
《赛马》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词语。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4、学习按必须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推想资料
1.这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搞笑的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教学“忌”,简介: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他很喜欢赛马。
3.推想课文资料: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资料。看了本课课题,我们能够怎样推想呢?
(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带着上方的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自学检查。
(1)指名读生字,注意“丧、惑、蔑”三个生字的读音。
(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1.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
加以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第一次赛马失败孙膑授计,第二次赛马取胜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描述两次赛马的段落,好好读一读。
3.思考这两次赛马有什么相同和不一样的地方。
4.交流:相同之处——马匹相同;马的主人相同;规则相同;比赛的地点相同。
不一样之处——马的出场顺序不一样,结果不一样;人物的神态、情绪不一样。
《赛马》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赛马》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能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佳对策”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最佳对策”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扑克牌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师:你们平时都玩哪些游戏?
1.玩扑克牌,比大小。
游戏规则: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由学生先出第一张牌,比大小采用三局两胜制。
(1)教师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3、5、7和4、6、8。
师: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
学生选4、6、8这组牌时:
(生先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出法一一对应出牌:4—5、6—7、8—3)
学生选3、5、7这组牌时:
(生先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出法一一对应出牌:4—5、6—7、8—3)
师:为什么老师总能赢呢?这就是老师应用了数学中的对策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对策问题”。
板书课题:对策问题。
【设计意图】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例3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赛马》教学设计(精选14篇)
《赛马》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资料,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领会故事中所说明的道理,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的出场顺序的不一样,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还是原先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却能转败为胜。
教学时光:两课时
教具准备:1、用卡片制作的表示双方不一样等级的“马”。
2、制作的电脑教学软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离此刻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故事中的孙膑是当时齐国的军事家。那么,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每次的状况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预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状况。(1)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
(2)每次赛马怎样?
三、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1、初赛失败。
2、孙滨献计。
3、再赛胜利。
4、取胜原因。
四、导学第一段:首赛失败。
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第一次赛马的情节。
2、投影自学题:第一次赛马是怎样赛的,结果怎样?
3、学生自学:同桌用课前制作的表示齐威王和田忌不一样等级的“马”演示比赛状况,并完成课堂练习题1:
第一次比赛田忌齐威王
上————
————
————
4、检查自学状况,指名到黑板前演示赛马状况。
5、教师点拨。
6、学生质疑。
7、小结。
五、导学第二段:孙膑献计。
1、指名读。
2、投影自学题:课文怎样描述孙膑、田忌和齐威王?
《赛马》教学设计(通用5篇)
《赛马》教学设计 篇1
引用
天涯浪子 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王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列举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来找出并体会田忌赢齐王的策略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新课]
1、我们来玩个游戏,每人三张扑克牌,比大小,三局两胜制三局两胜什么意思?
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红桃10、7 、5和黑桃9、6、3
问: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让学生先出,老师几次比赛都赢了。
2、你有什么想法?
3、 “比赛中,怎么研究双方的情况,运用策略,找到能够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要学的《田忌赛马》,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有兴趣吗?”
[提出问题,研究策略]
1、 老师讲故事:田忌赛马
师:齐王和大将田忌喜欢赛马,他们把马分成三等,按照3局两胜制论输赢,第一次比赛,齐王的上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齐王的中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齐王的下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由于田忌每个等级的马都比齐王的稍差一些,所以田忌输了,田忌很不服气,要与齐王再赛一局,你来帮田忌想一想,可以怎么安排三匹马的比赛顺序?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精选16篇)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篇1
作者:lujianhua 发表时间:2004-5-22 阅读次数:960
《田忌赛马》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进行赛马。第一次比赛,是同等级的马比,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输了。后来孙膑为田忌出主意,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结果赢了齐王。这个故事反映了孙膑的聪明才智,语言文字生动、简洁。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既会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又能借以进行思维训练,同时也是一篇语言文字学习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 :
1、读熟课文,弄清两次赛马的情况。 2、掌握课后生字。
3、进行思维训练,领悟孙膑的聪明才智,并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有所表达。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表情朗读、表演等形式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培养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重点难点:
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理解孙膑的聪明才智:在赛马场上,孙膑不仅能仔细观察比赛双方马的情况,而且观察到了齐王骄傲的神态,经过思考,马上想出对策,帮助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引导学生品析课文的重点词句上,通过精读课文,品词品句,体会到这个关键之处:孙膑观察到齐王被第一次胜利冲昏了头脑,推测出第二次比赛,齐王对田忌采用的计策不会做出反应,所以孙膑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和简单事例能让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通过扑克牌游戏这种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教学重点:
学生能在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中,选择最优的策略。
教学难点: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去合理应用策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扑克牌;象棋子;学生用记录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出牌游戏,探究对策。
与老师玩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 规则:老师出示两组扑克牌 2、5、83、6、9
分别请两名同学上来和老师试玩。(规则:学生先选择一组牌,老师先出牌)结果:老师全输。
得出初步结论:看来牌大确实占优势,哪牌小就没有赢的希望了吗?
学生讨论回答。(不一定,拿小牌的也可以赢) 再与同学对战。(老师有赢有输)
那到底拿小牌后出,什么时候能赢呢?这时直到考虑的的问题,那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活动要求:
(1)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出牌方案,填在表格里。
(2)再找一找有几种方案可以取胜。 (学生活动、探究)
探究总结:以弱胜强,力争后出。
那么这个对策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对策问题。 引出《田忌赛马》
二、田忌赛马 理解对策
播放《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带着思考看古人是怎样用这个对策的。
⑴田忌第一次赛马为什么会输?他是怎么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