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天鹅》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天鹅》教学设计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钢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及感受两种乐器共同演奏所产生的优美、高雅的旋律特点。

  2、能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准备:课前给幼儿观看天鹅在湖中游玩的情景。

  2、材料准备:《天鹅课件》、录音机、磁带、头饰及衣饰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感受钢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

  师:今天有两位好朋友想和大家一起学本领,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是谁呢?

  1、点击钢琴。

  提问:这是谁呀?怎样能让它发出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钢琴美妙的声音吧。

  2、点击大提琴

  提问:这是谁呀?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提琴的声音吧。

  师:刚才钢琴的声音和大提琴的声音我们都听到了,那么他们

  要是合起来演奏会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吧。

  (二)、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感受乐曲优美、高雅的旋律特点。

  师:待会儿请你来说说,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这段音乐是怎么样的?你想到了什么?

  1、点击课件,提问:这段音乐比较适合哪个小动物在跳舞?为什么?

  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音乐名字就是《天鹅》,这段音乐听起来非常优美、舒展、高雅,就象美丽的天鹅在湖中跳舞一样。

  (三)、让幼儿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听的时候想一想,天鹅在湖中干什么?可以做一些什么动作?

  1、请个别幼儿来做动作,大家一起模仿。

查看全文

《天鹅》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天鹅》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练习概括各段大意,归纳天鹅的几个特性。

  2.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反复品味,积累下来,学以致用。

  3.学会五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读八个生字。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基础知识:

  禽 禽类 家禽 飞禽走兽

  赋 天赋 赋予 赋税

  腹 腹泻 腹心 腹背受敌

  翘 翘首 翘尾巴 翘辫子

  俘 俘获 战俘 俘虏

  囚 囚犯 死囚 囚禁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天鹅》是法国作家布封的散文,本文以优美而典雅的语言,以抒情的笔触描写了美丽、尊贵和自由的天鹅,表达了作家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这篇散文笔法优美,作者借对天鹅的赞美,表现了对和平、自由等美好理想的追求。这也是这篇作品成为传世之作的奥秘。

  2.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

  (2)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习描写方法。

  3.教学难点:

  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灵活使用。

  4.教学突破点:引导学生认识天鹅典雅的美与自由独立的天性,从而体味动物的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喜爱之情。

  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

  1.读文章,要正确读准每个字音。

  2.边读边找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

  3.简介作者布封。

  布封(1707-1788),法国生物学家、作家。他从小爱好自然科学,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巨册的《自然史》。《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鸟类史风爬虫类史民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理解。

查看全文

《天鹅》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天鹅》教学设计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钢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及感受两种乐器共同演奏所产生的优美、高雅的旋律特点。

  2、能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准备:课前给幼儿观看天鹅在湖中游玩的情景。

  2、材料准备:《天鹅课件》、录音机、磁带、头饰及衣饰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感受钢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

  师:今天有两位好朋友想和大家一起学本领,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是谁呢?

  1、点击钢琴。

  提问:这是谁呀?怎样能让它发出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钢琴美妙的声音吧。

  2、点击大提琴

  提问:这是谁呀?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提琴的声音吧。

  师:刚才钢琴的声音和大提琴的声音我们都听到了,那么他们要是合起来演奏会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吧。

  (二)、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感受乐曲优美、高雅的旋律特点。

  师:待会儿请你来说说,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这段音乐是怎么样的?你想到了什么?

  1、点击课件,提问:这段音乐比较适合哪个小动物在跳舞?为什么?

  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音乐名字就是《天鹅》,这段音乐听起来非常优美、舒展、高雅,就象美丽的天鹅在湖中跳舞一样。

  (三)、让幼儿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听的时候想一想,天鹅在湖中干什么?可以做一些什么动作?

  1、请个别幼儿来做动作,大家一起模仿。

查看全文

《天鹅》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天鹅》教学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欣赏理解《四小天鹅舞曲》的音乐形象,引导幼儿想象并大胆表现。

  2、充分享受欣赏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听音乐表演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幼儿弹奏、《四小天鹅舞曲》vcd cd 、

  2、事先丰富幼儿有关天鹅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小鱼的梦》

  1、合唱

  2、纠正个别唱句,分组唱(用噜伴唱)

  二、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1、听幼儿弹奏,感觉怎么样?(一遍)

  2、听cd(第一遍):听了以后感觉怎么样?(优美、快乐、悦耳)

  你感觉这是四只怎样的天鹅?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3、听cd(第二遍):闭上眼睛,可以在脑子里画画,待会说说画了一张什么画。

  4、介绍乐曲,《四小天鹅舞曲》作品分析。

  ?四小天鹅舞曲》是俄国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一个故事。美丽的奥杰塔公主和女伴被魔鬼施法,变成了天鹅,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王子得知消息,要帮助和解救她们,小天鹅们就高兴地跳起舞来。表现了四小天鹅刚健活泼的性格,形象地刻画了小天鹅天真活泼可爱的形象,显得十分有趣。

  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5、放vcd它们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

  6、你如果是小天鹅你会干什么?听音乐做动作。

  7、讲解示范(个别幼儿)

  三、音乐游戏:《兔子舞》

  随着音乐,快乐地舞蹈。

《天鹅》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音乐,使学生喜爱舞剧音乐、舞剧选曲,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中。

查看全文

《天鹅》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天鹅》教学设计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钢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及感受两种乐器共同演奏所产生的优美、高雅的旋律特点。

  2、能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准备:课前给幼儿观看天鹅在湖中游玩的情景。

  2、材料准备:《天鹅课件》、录音机、磁带、头饰及衣饰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感受钢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

  师:今天有两位好朋友想和大家一起学本领,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是谁呢?

  1、点击钢琴。

  提问:这是谁呀?怎样能让它发出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钢琴美妙的声音吧。

  2、点击大提琴

  提问:这是谁呀?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提琴的声音吧。

  师:刚才钢琴的声音和大提琴的声音我们都听到了,那么他们  <br><p></p>要是合起来演奏会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吧。

  (二)、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感受乐曲优美、高雅的旋律特点。

  师:待会儿请你来说说,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这段音乐是怎么样的?你想到了什么?

  1、点击课件,提问:这段音乐比较适合哪个小动物在跳舞?为什么?

  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音乐名字就是《天鹅》,这段音乐听起来非常优美、舒展、高雅,就象美丽的天鹅在湖中跳舞一样。

  (三)、让幼儿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听的时候想一想,天鹅在湖中干什么?可以做一些什么动作?

查看全文

《天鹅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天鹅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3

  《天鹅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5~7自然段。

  2、掌握不同要求的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

  2、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情入境

  1、播放音乐,讲述故事: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真爱。那是初春的一个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上了厚厚的冰层,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呀?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

  2、这是一则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天鹅的故事”。

  二、交流预习,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领读生字。

  3、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事吗?

  4、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导。

  (1)“您老喜欢打猎”。

  (2)“克噜——克哩”中“——”的作用是声音的延长。

  (3)“像石头似的……冰面上。”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