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时间:2025-04-05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精选15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识记8个生字,重点理解“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积累7个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走进西双版纳密林,会遇到什么情景。

  3、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体会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8个生字,并书写5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体会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地方,请看(多媒体出示第一节)

  (1)指名读,她把这两个生字都读正确了,谁做小老师带大家拼读一下,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2)小朋友,这是中国地图(多媒体出示)。西双版纳在我国的西南边境,那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汉族等14个民族,那里彩云飘荡,那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优美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3)老师根据图片,让学生理解“边陲”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完成填空

  西双版纳不仅是(植物王国),还是(动物王国)。走进村子,你会看到(一幢幢别有情趣的建筑),还会看到(身穿各族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

查看全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集合(精选3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集合 篇1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西双版纳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配合。

  【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1课时

  【合作·探究·展示】

  一、导入

  以图片导入

  二、预习展示

  1、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

  心弛神往 无声无息 可见一般 色彩斑斓 水中戏喜

  积善修行 善男信女 为防不恻 狼狈撤退 除苦积善

  2.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选填一个适当的词(遮掩 掩映 映衬)

  1)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_______ 在翠竹丛林中。

  2)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________于蓝天绿 地之间。

  3)青山绿水________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3.本文运用哪几个小标题?运用小标题写文章有什么好处?

  三、问题探究

  (一) 整体感知————感受美

  1、当你第一遍读完课文,西双版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西双版纳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吗?

  2、请快速浏览课文,神游西双版纳,以“西双版纳美,美在……”来说说你对西双版纳的认识。

  3、课文向我们展示辣了这么多优美的画面,你最喜欢哪个画面呢?小组交流,请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并试着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查看全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精选3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通过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学习重点:体会文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

  学习难点:从文中了解版纳独特的民族文化

  学习过程:

  一、导入  :

  1、 媒体播放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

  2、 优美的音乐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那苍莽的热带雨林,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

  二、第一板块,感受美

  1、 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第一次读课文之后的感受。

  2、 浏览课文,神游版纳,结合有代表性的图片,以“《 》美在……”说说版纳的美

  三、第二板块,品味美

  1、 挑选你自己喜欢的画面,高声朗读

  2、 自主思考:你喜欢的画面是如何表现美的。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去欣赏,边读课文,边作圈点批注

  3、 小组合作交流,点击媒体显示的每个画面,让学生在想像中与作者同游同赏

  4、 深入探究:人文景观的美

  如果说自然景观的美是大自然对版纳的恩赐,那么富有特色的傣族文化则是这个民族独特的魅力,文中多处信息向我们展示了傣族质朴意深的民风民情。

  (1)、学生阅读课文,试图从文中提供的傣族的居住、服饰、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信息中去考察

  (2)、语文活动:走进西双版纳傣族园

  要求

  a、 以“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西双版纳傣族园……”为开头

  b、 注意使用第一人称

  四、第三板块,表现美

查看全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精选16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对照手法的运用。

  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西双版纳的风光图片,如: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飞龙塔、望天树、竹楼、泼水节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说说你心目中的西双版纳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三、学习课文,掌握内容

  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

  2、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文章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全文除开头一段文字外,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高高望天树

  这部分由4段文字组成。第1段简介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第2段描述热带雨林中的藤状植物。第3段,写作者想拍摄“完整的热带雨林照片“的一段有趣经历。第4段,是用简笔交代傣族的饮食文化。

查看全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同步练习(精选11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同步练习 篇1

  第一部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狼狈(b圽\plaini) 贿赂(l擻\plain) 傣家(d僜\plaini) 帐篷(p哱\plainng)

  b.镶嵌(qi刓\plainn) 幽深(y峔\plainu) 祭佛(f嶾\plain) 妩媚(f揬\plain)

  c.亲戚(q孿\plain) 塑像(s擻\plain) 焚香(f嘰\plainn) 踱到(d擻\plain)

  d.藤萝(t哱\plainn) 斑斓(l俓\plainn) 平坝(b刓\plain) 祈求(q媆\plain)

  2.对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驰:跑得很快,奔驰)

  b.导游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们,遇到野象没什么。(描:描绘)

  c.傣家人对关系他们生存的水的爱护可见一斑。(斑:原指豹身上的花纹,喻指事物的一小部分)

  d.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卷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拔出来扔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洋洋:得意的样子)

  3.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4分)

  ①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

  ②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5分)

  ①西双版纳的傣族男子都要出家当和尚。(  )

  ②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里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寺庙。(  )

  ③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对人十分友善。(  )

  ④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是“关门节”和“开门节”。(  )

查看全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通过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学习重点:体会文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

  学习难点:从文中了解版纳独特的民族文化

  学习过程:

  一、导入  :

  1、 媒体播放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

  2、 优美的音乐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那苍莽的热带雨林,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

  二、第一板块,感受美

  1、 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第一次读课文之后的感受。

  2、 浏览课文,神游版纳,结合有代表性的图片,以“《 》美在……”说说版纳的美

  三、第二板块,品味美

  1、 挑选你自己喜欢的画面,高声朗读

  2、 自主思考:你喜欢的画面是如何表现美的。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去欣赏,边读课文,边作圈点批注

  3、 小组合作交流,点击媒体显示的每个画面,让学生在想像中与作者同游同赏

  4、 深入探究:人文景观的美

  如果说自然景观的美是大自然对版纳的恩赐,那么富有特色的傣族文化则是这个民族独特的魅力,文中多处信息向我们展示了傣族质朴意深的民风民情。

  (1)、学生阅读课文,试图从文中提供的傣族的居住、服饰、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信息中去考察

  (2)、语文活动:走进西双版纳傣族园

  要求

  a、 以“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西双版纳傣族园……”为开头

  b、 注意使用第一人称

  四、第三板块,表现美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