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笼教案

时间:2025-04-05

儿歌六首:红灯笼

  红灯笼
大年夜,点灯笼,

一盏一盏红彤彤,

山村娃娃闹年夜,

灯花照的脸儿红。

作者:刘红美、伦志华

小燕子

小燕子,真美丽,

我们大家都爱你,

除害虫,保庄稼,

你为丰收出力气。

作者:刘红美、伦志华

月牙弯弯

弯弯月牙,

月牙弯弯,

我愿做一只小船,

飘香祖国宝岛台湾。

作者:刘红美、伦志华

新年到

新年到,新年好,

森林里面真热闹,

小兔跳,小狗叫,

小熊也想把舞跳,

唱歌跳舞兴致高,

祝贺大家新年好。

作者:刘红美、伦志华

小杜鹃

小杜鹃,真美丽,

我们大家喜欢你,

查看全文

《满山的灯笼火把》第二课时(精选13篇)

《满山的灯笼火把》第二课时 篇1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句子品读感悟,体会“我”的善于思考与坚强勇敢,体验“我”得到全村父老乡亲救助时的感动与感激之情,进而感悟乡亲们的淳朴和善良,我们的生活需要互相帮助。

  2、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雨幕、盲目、坚持、渴望、漫山遍野”,正确运用这些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事情,总有令人终生铭记的感动,那一声声焦急的呼唤,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就永远铭刻在作家邹德学的心里。孩子们,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九课《满山的灯笼火把》,一同去体验那份感动于感激。

  、细读25自然段,体会“我”的聪明、勇敢。

  1、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按社么顺序讲述的?

  2、体验环境恶劣。

  (1)这件事怎么发生的?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象当时的天气情况,在特别能表现天气情况的词语下面画上圆点。

  (2)生交流找到的词语,课件出示句子,理解“雨幕”。

  (3)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当时的天气情况吗?

  (4)作者为社么要这样具体些天气的恶劣?

  3、体验刚坠入土井时的慌乱无助。

  (1)刚坠井时,我是怎么做的?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上直线,读一读,在写我动作的词下滑上三角形符号,并用心体会我是怎样一种心情。

  (2)指名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找出动词。

  (3)你从中体会到我此时是怎样一种心情?

  (4)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我当时的慌乱吗?(自读、指名读、点评指导再齐读。)

查看全文

灯笼教案(精选15篇)

灯笼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灯笼会发光,又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很喜欢的一个事物,结合我们小班“灯”的这一课题,我设计了本次的美术活动,意在让孩子用刮画这一技能做出灯笼的身体,并尝试卷出灯笼的身体,最后能够体验到手工制作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刮画笔在刮画纸上画出各种线条图案,并尝试将画纸卷成圆柱体做灯笼身体。

  2、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感受制作灯笼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够运用挂画笔在刮画纸上画出各种线条图案。

  难点:将画纸卷成圆柱体做灯笼身体。

  活动准备:

  1、16k透明刮画纸,刮画笔,烛台,扭扭棒,双面胶,彩色流苏,卡纸,即时贴,打孔机

  2、ppt课件,步骤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线条,引起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我们来看看它是谁?”(直接用白板出示直线)

  师:“咦~它是谁呀?”(线)

  师:“哦~它是一条什么样的线呀?”(直直的)

  师:“这条直线宝宝呀会变身,你们看。”(在白板上画出弯弯的线)“直线宝宝怎么样了?”(变成弯弯的了)

  师:“现在呢?”(在白板上画出粗粗的弯弯的线)(幼:变粗了)

  师:“线条宝宝真厉害,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在白板上画出圈圈线)(幼:一圈一圈的)

  师:“线条宝宝的本领可真大,可以直直的,也可以弯弯的,可以粗粗的,也可以细细的,周老师想请你们把线条宝宝画下来,你们愿意吗?”(愿意)

查看全文

《满山的灯笼火把》说课稿(精选12篇)

《满山的灯笼火把》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2、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

  3、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4、读懂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教学重点

  词句段运用(相同句式“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并积累一组爱国名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

  2、学习并运用说话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交流平台

  1、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出示:【课件2、3】

  文段1: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文段2: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查看全文

灯笼教案设计(通用3篇)

灯笼教案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并组合拼搭成三角面灯笼的技能。

  2、学习简单地装饰技能,初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范例、大小相同的圆形纸片若干、胶水,串绳、珠子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范例,幼儿观赏。

  2、提问:

  (1)这是什么?(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吗?(圆形)一共用了几个圆形纸片?(有12片、16片、20片等各种样式)圆形中间是什么形状?你会把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吗?(请个别幼儿示范后教师再重点讲解)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面灯笼,提问:为什么两个灯笼会不一样大小?

  (圆形纸片大小不同,做成的灯笼大小也不同,一只球体所需要的圆形纸片大小应该是一样的)

  二、示范讲解。

  1、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

  重点要求幼儿做到:要折叠出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2、粘贴。

  (1)每一张圆形纸片的三处折叠部分要和另外三个圆形纸片的折叠部分粘贴起来就成球体。

  (2)涂胶水粘合时要对整齐。

  (3)用串绳、珠子进行装饰,制作成灯笼。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圆形纸片进行制作。

  2、先将圆形全部折叠成三角形后,然后再一起拼搭粘贴。

查看全文

《灯笼》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灯笼》说课稿范文 篇1

  一、说教材

  《满山的灯笼火把》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有一次遇到了危难,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援救的动人情景。教育学生在危难面前要勇敢、坚强、聪明以及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二、说学情

  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写了不同人物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忘怀的事情。他们当时的年龄与学生比较接近,学生读起来容易产生共鸣。四年级的学生比较活跃,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不难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来,但要学生从作者的身上得到一定的启示,这有些困难,需要教师教学时注意启发引导。另外,理解“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这句话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用“坚持、渴望、满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读、找、划、议、悟、说”的方法学习课文,让学生深刻理解全村人对我的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我”在危难之中的坚强、勇敢、聪明,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四)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四、说教法

  根据本篇课文特点和本班学生特点,在教学中我采取这样的方法: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