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的教案

时间:2025-04-05

面塑美术教案(精选2篇)

面塑美术教案 篇1

  本课是以动手制作为主的“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面塑这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历史及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

  教学目标:

  了解面塑这一民间艺术的形式、历史、特点。能用面塑的基本技法捏塑简单的动物或植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欣赏艺术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在捏塑过程中感受面塑材料的特性,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巩固运用泥塑的团、搓、捏、接、压、印等的技法基础上,进一步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面塑中,了解体验不同的技法,并学习新的技法。在创作中体会到面塑作品淳厚质朴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体会立体造型的美感。

  教学重点:掌握面塑的基本知识和制作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法,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景制作出各种色彩谐调、造型有趣的面塑作品。

  材料准备:

  1、学生自备图片、书籍等相关资料,可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形象。

  2、面塑作品。

  3、塑刀、剪刀、梳子、擦手油、牙签、彩色卡纸或白板纸、瓷盘等。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复习导入(1)请一学生参与教学:演示学过的泥塑技法。

  (2)揭示课题。观察、回答。

  团、揉、搓、捏、粘……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激发学习积极性。

  2、组织研究,体验发现。(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自备的资料,寻找、总结面塑艺术的形式、历史及特点。

查看全文

民间面塑(通用7篇)

民间面塑 篇1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对面塑艺术的初步了解,了解其变化多样的特点。应会:尝试运用粘、贴、揉、捏、剪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脸谱或者人物全身象。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文化。(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学习用技法创造自己的作品。难点: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三、教具、学具橡皮泥、面塑配备工具、牙签、剪刀、小块卡纸、面塑的图片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工具携带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导入  新课:1、教师出示面塑的玩具,请学生欣赏面塑作品。2、提出问题: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3、出示课题(三)讲授新课1、让学生看书,请他们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些地方是你需要学习的?2、针对学生问题共同分析。3、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4、演示一些学生不懂的制作方法。5、做到一定时间停下来开始请学生提出问题:关于面塑你还打算知道什么信息?6、示大师的作品,请同学分析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自己的作品的。(四)评价关于作品造型设计方面,色彩搭配方面。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方面。拿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五)拓展请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统艺术,写一份观察短文。

查看全文

《民间面塑》的教案范文(精选4篇)

《民间面塑》的教案范文 篇1

  一、设计思考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面塑实际上是馍,它是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各种人物、动物等造型。其制作材料简便易得,制作灵活方便,色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配,在生活中应用得很广。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寿辰生日以及其他喜庆时日,都少不了面塑的点缀和烘托。因此,在生活中,幼儿往往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面塑作品,那些色形俱佳的面点常常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尝一尝、做一做的欲望。在小班,开展《面塑》活动,应以幼儿对面塑活动的兴趣、情感及过程中方法、习惯的培养为主,重视区域自选活动的开展和指导,引导幼儿通过欣赏面塑作品、观看艺人表演、学习童谣以及尝试揉、团、捏等操作活动,感受面塑活动的乐趣并产生喜爱的情感,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和手眼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表现能力的发展,使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主题活动总目标

  1、通过欣赏面塑作品及观看民间艺人制作等活动,初步感受面塑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色彩,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

  2、初步认识一些制作面塑的简单工具,了解其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3、了解面的可塑性,尝试用搓、团圆、压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塑造活动,体验想象和表现的乐趣。

  4、喜欢面塑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把面泥按颜色分放、收拾散落的碎泥等)。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序号

  活动名称

查看全文

人美版第五册教案 第2课 民间面塑

第2课  民间面塑
人美版第五册教案 第2课  民间面塑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尝试运用揉、

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人美版第五册教案 第2课  民间面塑

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的基本技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

教学难点:
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运用。

课前准备:
橡皮泥、牙签、塑刀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        欣赏图片,感受民间面塑的美感。

查看全文

2、 民间面塑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对面塑艺术的初步了解,了解其变化多样的特点。应会:尝试运用粘、贴、揉、捏、剪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脸谱或者人物全身象。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文化。(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学习用技法创造自己的作品。难点: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三、教具、学具橡皮泥、面塑配备工具、牙签、剪刀、小块卡纸、面塑的图片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工具携带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导入  新课:1、教师出示面塑的玩具,请学生欣赏面塑作品。2、提出问题: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3、出示课题(三)讲授新课1、让学生看书,请他们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些地方是你需要学习的?2、针对学生问题共同分析。3、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4、演示一些学生不懂的制作方法。5、做到一定时间停下来开始请学生提出问题:关于面塑你还打算知道什么信息?6、示大师的作品,请同学分析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自己的作品的。(四)评价关于作品造型设计方面,色彩搭配方面。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方面。拿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五)拓展请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统艺术,写一份观察短文。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