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鞋会唱歌(通用2篇)
我的大鞋会唱歌 篇1
大班音乐活动:我的大鞋会唱歌
东平中心幼儿园:郭秀明
设计意图:
平时,我们经常看见幼儿踩着大人的鞋悠闲地晃来晃去,不时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玩得非常开心,因此我萌发了设计这个活动的念头。我想来自幼儿身边的物品幼儿更有感性认识,让幼儿乐于探索、兴致盎然的物品更具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
1、体验穿大鞋游戏的快乐。
2、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声音,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3、尝试创编出不同的节奏,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活动准备:
1. 室外环境
2. 报纸、挂历纸、 硬纸板、木板、塑料布、铁盒、铁盖、塑料瓶等
3. 音乐磁带一盒、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充分感受
1、引导幼儿发现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体上的会有不同的声音,丰富幼儿的感受。教师:今天你穿谁的鞋子?幼儿:(我穿妈妈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姐姐的运动鞋、奶奶的布鞋、妈妈的靴子……)
2、教师:我们穿上大鞋从活动室走出来有什么感觉?幼儿:(脚上感觉非常松、很暖和、很舒服、很爽;踏起来声音很响;脚有些穿不稳当;人变高了;觉得有些站不稳好像要摔倒;像走在小山坡一样、像踮着脚尖走路)
3、教师:我们去踏踏地上的物体,听听踏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有没有一样?让幼儿穿着大鞋自由活动,感受踏在不同物品上时产生的声音。
4、教师:刚才你们踏了许多东西,谁来讲讲感觉怎样?
幼儿:(踏在铁盒、铁盖上,像铃铛、打雷的声音;踏在塑料袋、报纸、挂历纸上,像小雨、蛇爬行的声音;踏在木板上,像打鼓的声音、地震的声音;踏在地砖上,像小马跑步的声音;踏在铁盖上,像开枪的声音……)
唱歌的人阅读答案(精选2篇)
唱歌的人阅读答案 篇1
唱歌,有时候是人们用来解压的一种方式,有时候是表达自己愉快心情的一种方式。下文讲述的是几个以唱歌为生的人。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唱歌的人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唱歌的人阅读材料在报社旁边的小店吃面,门外的风吹得紧,街上几乎是漆黑一片,我要了一碗辣酱面。吃到一半,门被大大地推开了,西北风乘机往我衣领里钻。三个小伙子,一个背着吉他,一个拿着萨克斯,一个双手甩着沙球就唱起了歌。他们是对着一张坐满了客人的桌子唱的,那桌子人在吆五喝六地喝着酒,菜盘子一个叠一个,一个火锅冒着热气。但是这拨客人挥挥手,像赶苍蝇似的叫他们走。他们又来到一张小方桌前,四个小青年在喝酒,喝啤酒。“快走吧。”他们的声音显出更加不耐烦。唱歌的三个人来到角落里,两个中年客人在吃馄饨,他们说:“你们唱也是白唱,我们没有钱给你们。”这三个小伙子只得怏怏地走了。
我叫住了他们。“你们吃晚饭了没有?”他们愣了一下,就来到我面前准备开口。我没让他们唱,而是给他们每人要了一碗排骨面。店主有点纳闷,但还是吩咐手下人去做了。他们三个穿着相似的衣服,浅米色的粗呢西装,起皱的地方看样子是熨不平了,外套里面穿得不多,但他们情绪还不错,说话干脆利索,时不时地看看同伴,笑一下。他们皮肤黝黑,很瘦,从辽宁来到上海,看看,顺便赚点钱。我问他们会唱什么歌,他们说老歌新歌都会,太多了。
面上来了,但他们不动筷。说:“还是你吃吧,叫我们怎么咽得下。”我说我有胆囊炎,不能吃大肉。于是他们说了声“不客气了”就吃起来了。我不再问他们更多的问题,怕产生误会,好像我请他们吃面就有了询问他们的权利。他们好像没怎么嚼就吃完了,犹豫了一下把汤也喝下去了,站起来问我想听哪支歌。我一手按住吉他的弦,说我还要上班。
会唱歌的瓶娃娃(精选2篇)
会唱歌的瓶娃娃 篇1
设计意图:在环保方面有许多幼儿不了解的知识点,环保就是环境干净吗?只要把垃圾都捡掉就环保吗?那么哪些行为是环保,哪些是影响环保呢?要求小班幼儿理解环保的真实含义毕竟有点困难。所以我设计了这节《会唱歌的瓶娃娃》作为小班幼儿环保教育的一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有一种废物利用的意识,促使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举一反三,会联想到其他的废物的利用,从而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各种瓶子、制作并欣赏环保小制作等活动,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学习用糨糊在瓶子上粘贴眼睛、嘴巴的技能,培养幼儿对粘贴活动的兴趣。
3.让幼儿体验变废为宝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瓶子。2.用蜡光纸剪好的眼睛、嘴巴若干。3.沙、小石子、糨糊。4.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欣赏环保小制作
1.告诉幼儿这是哥哥姐姐的作品。
2.请幼儿说说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请幼儿说说废弃物成垃圾后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主要是让幼儿意识到有些废弃物还能再利用)
(二)“变戏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空瓶子,问:“这是什么?”接着出示已做好的瓶娃娃。
2.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看,瓶子变成了摇晃娃娃;听,什么声音?哦,这是个会唱歌的瓶娃娃。小朋友想要吗?我这里有许多小朋友收集来的瓶子,我们把它变成会唱歌的瓶娃娃好吗?”
(三)幼儿制作瓶娃娃,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4爱唱歌的大叶杨(通用6篇)
4爱唱歌的大叶杨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叶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初步感受杨树与人类的关系。
2.认识10个字,会写6个字。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好词。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字,会写6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叶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初步感受杨树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课件。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爱唱歌吗?爱唱歌的同学请起立,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才能。你们唱歌的时候什么心情?说一说。
爱唱歌的不仅有你们,听听还有谁也爱唱歌。(放录音,有小鸟、蝈蝈等的叫声和树叶的声音)
画外音:哈哈,听出来了吧,我是大叶杨啊。我和你们一样也爱唱歌。(课件出示:大杨树和标题《爱唱歌的大叶杨》)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引导探究:大叶杨没有嘴巴怎么唱歌?它给谁唱歌了?打开书,快读一读课文,就知道了。
2.自由轻声读课文并思考。
3.反馈交流。
4.自由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把字音读准,尽量做到不丢字、不加字。
5.检查生字读音:
(1)出示卡片(生字带拼音),指名认读,小组读、齐读,抽卡抢读。
刮风悄悄地捉迷藏学步缝衣裳享受凉爽使
提示: “悄悄地”的“地”要读轻声。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悄迷缝衣裳享受爽
提问:去掉拼音,你还能叫准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吗?(指名读,小组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唱歌比赛(精选16篇)
唱歌比赛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故事中动物们唱歌比赛的乐趣。
2.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3.学习词语:轻、响、快、慢。
活动准备:1.故事磁带,小小故事台、。
2.小白兔、小鸡、小鸭、小羊、小狗、小猫的立体木偶一套。
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唱歌比赛,小白兔是评判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小动物木偶,并完整听录音欣赏故事一遍。
教师:小动物来参加唱歌比赛了,看看有谁啊?
“叽叽叽,叽叽叽,大家好我是小鸡!”(出示小鸡木偶)
“嘎嘎嘎,嘎嘎嘎,大家好我是小鸭!”(出示小鸭木偶)
“汪汪汪,汪汪汪,大家好我是小狗!” (出示小狗木偶)
“咩——咩——咩——大家好我是小羊!” (出示小羊木偶)
“喵,喵,喵,大家好我是小猫!” (出示小猫木偶)
你们想谁会得第一呢?那么,就请听故事《唱歌比赛》。
3. 教师提问,请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提问:小鸡是怎样唱歌的?唱得好吗?小白兔是怎么说的啊?
小鸭是怎么唱歌的?唱得好吗?小白兔是怎么说的啊?
小狗是怎样唱歌的?唱得好吗?小白兔是怎么说的啊?
小羊是怎样唱歌的?唱得好吗?小白兔是怎么说的啊?
小猫是怎样唱歌的?唱得好吗?小白兔是怎么说的啊?
4.再次完整的欣赏故事(教师边讲述边操作木偶)幼儿讨论。
纸来唱歌(通用2篇)
纸来唱歌 篇1
活动目的:
1、探索纸的声音。
2、尝试用不同的纸的名称创作简单的故事。
活动准备:
各种纸张
活动过程 :
1、提问幼儿我们的纸可以用来干什么?
2、出示各种纸张。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有什么特点,能不能让它发出声音?
3、比较纸张的粗细、软硬、色彩,然后请幼儿想想这些不同的纸张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不一样?
4、让幼儿试验一下,这些纸怎么能发出声音?例如:抖动、撕裂,并比较不同纸张的声音。
5、请幼儿利用纸张发出的声音,自编一个简单的故事:
有一天,这些纸张全被邀请到皇宫里参加歌唱比赛,首先出场的是红彩纸小姐,她摇头晃脑的大声唱起来………
6、请幼儿当裁判,哪位“参赛纸”夺得了第一名。
总结:
请幼儿一起用自己的方法使纸张发声。
能创编简单的故事。,对科学活动感兴趣。
纸来唱歌 篇2纸来唱歌
活动目的:
1、探索纸的声音。
2、尝试用不同的纸的名称创作简单的故事。
活动准备:
各种纸张
活动过程 :
1、提问幼儿我们的纸可以用来干什么?
2、出示各种纸张。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有什么特点,能不能让它发出声音?
3、比较纸张的粗细、软硬、色彩,然后请幼儿想想这些不同的纸张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不一样?
4、让幼儿试验一下,这些纸怎么能发出声音?例如:抖动、撕裂,并比较不同纸张的声音。
5、请幼儿利用纸张发出的声音,自编一个简单的故事:
有一天,这些纸张全被邀请到皇宫里参加歌唱比赛,首先出场的是红彩纸小姐,她摇头晃脑的大声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