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
2018-04-19“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隐喻 之意,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 ,孤雁声声,又勾起自己 、 。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身世浮沉雨打萍”般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游子”不单单是 之人,更是无国——被国家抛弃、没了归属依靠之人!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3、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它们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 、 、 、 。“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所用处,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 的苦闷透漏出来了。“栏杆拍遍”正是词人欲借拍打栏杆来 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那 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然而“ 、 ”,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4、全体男生朗读上片。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
◎1、师: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2、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
【
◎3、这种借古人之事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这种写法有何好处?
【
◇◇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一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