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背诵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有关词的知识,知道<<如梦令>>是一首词牌名。
词,一种和乐歌唱的新的抒情诗体,是我过传统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按谱填写,句式长短不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受到历代文人以及广大读者的喜爱。
说一说你学习过的“词”。
提示学生背诵《水调歌头》。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先听一听配音朗读;注意标出句子停顿,再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正音:兴、藕;齐读。
说说词语的意思:
常记:经常记起,想起。
溪亭:小溪边的凉亭。
日暮:太阳快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
归路:回家的路。
兴尽:兴,兴致,很尽心。
误入:错误地闯入。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交流:
说说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1.过渡:刚才,我们读懂了这首词的意思。(板书:读)但学习诗词,光读懂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诗词读活了、读美了。就像喝酒一样,一口喝掉不知味道。好酒要慢慢地品,才能品出味道来。(板书:品)
这首词是写景还是叙事?
古诗词怎么品出味道来呢?多媒体出示:(品词的方法:先要细细地读读每个词每句话,然后静静地想想其中的含义,边读边想诗韵。)
下面,我们就随词人一起郊游,请你读读这首词,展开想象,想想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按游玩顺序,板书: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 首先出示“溪亭日暮”图,引导学生想象。
(1)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画面里有什么呀?(溪水、亭台、夕阳、云彩、飞鸟┅┅)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景物连起来,描绘出一幅“溪亭日暮图”吗? 出示图片:傍晚,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亭子、树木,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幽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2)指导朗读
(3)欣赏着这样的美景,此时此刻,想想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饮酒、作诗、赏景、聊天┅┅)
古人喜欢饮酒,好朋友在一起,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而且,酒能助兴,使人诗兴大发,像唐朝的李白,被称为“诗仙”。李清照尽管是个女子,但她也爱饮酒,在她的许多词里都写到了酒。这一次也不例外,从哪儿看出来?(沉醉)美美地醉一回!(干杯)
(4)仅仅沉醉于酒吗?请你品品“沉醉”这个词,还有什么也醉人呢?
(5)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板书:醉)
· 接着出示“藕花深处”图。
(1)你又看到了什么?(荷叶、荷花┅┅课文《荷花》;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图片:多美的荷叶荷花。
(2)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读读词句。
交流:因兴尽而晚回,因晚回而误入。尽管已是傍晚,但荷叶荷花太美了,词人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