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精选2篇)
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篇1
2001年11月16日,我听了一位老师上《太阳》(北京师范大学版新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一课。这节课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的话“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下面撷取其中的几个学习活动,分享孩子们想象的无穷魅力。
一、在想象中激发求知的热情
上课伊始,老师出了个谜语: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每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孩子们边听边想,很快就猜出是“太阳”。老师把预先画好的哈哈大笑的“太阳”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同学们猜一猜太阳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求知的热情在想象中自然而然地高涨起来。
二、在想象中擦燃想象的火花
老师在引导有感情朗读课文时,其中的一句“草原上,太阳是从草里冒出来的”,一些孩子试了几次都读不好,难以把握“冒出来”该怎么读。南方的孩子没有见过草原,更无法想象草原上太阳升起的情景,要读好这句话确实不容易。
对此,老师从启迪学生想象思维入手,点击电脑,屏幕上呈现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碧绿的草原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画面。老师首先引导看画:画面上有什么?学生说出了蓝蓝的天、红红的朝霞、绿绿的草原……这是画面上看得见的。接着,老师顺着孩子们的思路,启发想象思维:除了这些,再推测一下,还会有什么?有的说应该有小树,有的说肯定有许多野花,还有的说有牛、羊、马和牧民……老师的点拨,擦燃了孩子们想象的火花,他们通过看画、想象,“再造”了一个美的世界:草原的辽阔之美,草丛的茂盛之美以及草原上牛肥马壮的生命之美。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想象茫茫草原与蓝天相接的地方,太阳从茂密的草丛中慢慢升起的绮丽的画面……
自由作文(通用15篇)
自由作文 篇1
要求:
1、读懂例文《好阿姨》,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记录下来;
2、读懂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初步感知写作文就是把自己所想写下来;
3、结合作文提示,在练习口述的基础上,写自己最想写的事。
重难点:
把自己最想写的事的过程写清楚。
处理方法:
创设合适情境,消除学生畏惧心理;研读教材和教师补充例文,进一步感受作文不难的真谛;激发说话欲望,在说的基础上把主要内容记录下来。
教时:
两教时
教具:
卜啸天暑假日记《养小鸡》复印60份。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教师手捧语文抄写作业急匆匆步入教室,气呼呼地把一堆作业本往讲台上一扔,作业本横七竖八倒在讲台上,有几本还“蹦”到了地上。教师面带怒容大声斥责:“这次抄写全班只有8个人全对,太不像话了!”
【在学生错愕发愣之时,教师神情恢复常态,然后请大家说说刚才从上课铃响秦老师跨进班级开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
a. 学生说,教师同步在黑板上示范写文。
b. 指名读黑板上的例文。
c. 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一篇作文,这就叫写作文。
d. 采访几个同学,谈感受:
作文难不难?你认为作文就是什么?
e. 教师趁机点拨:
写作文就是像秦老师这样,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记下来,像照相机一样、像录音机一样、像摄像机一样,让人看明白就行了。
二、研讨同龄人日记,破除作文神秘感:
自由与生命(精选2篇)
自由与生命 篇1
19一.教学目标 1.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心理活动描写在文中的作用。3.3.认识到人类要尊重动物,尊重生命,与动物和谐相处。二.教学重点了解文章是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来叙述整体事件的。三.教学难点 1.1.理解“母画眉认为自由比生命更重要,竟用毒菌毒死自己的孩子”。2.2.感悟心理活动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四.教具投影 小黑板五.教时:三课时六.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正确地朗读课文。2.检查预习,理清思路,了解大意,体会中心。教学过程 :(一)(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1.1.板书课题,指出作者2.2.师述:“自由”是什么?什么人会失去自由?引用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若换了你,会选择什么?(二)(二)初读感悟 检查预习1.1.指名逐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pao bu jie lu shu 抛弃 捕获 皆大欢喜 俘虏 述说2.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色彩斑斓 无影无踪 美妙绝伦 皆大欢喜 无声无息 精辟 3.3.再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三)(三)理清思路 分段1.1.本课讲述了“我”童年的一段回忆,找出这件完整的事为文章分段。(抓重点段分段)2.2.生讨论,师点拨。全文可分三段(四)(四)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1.1.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2.2.汇报总结本文通过“我”童年时曾捕获一只小画眉,可母画眉认为自由比生命更重要,用毒菌毒死了自己孩子的事,呼吁人们要尊重动物的自由。(五)(五)质疑问难1.1.默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2.2.师根据提问或当堂解决,或留下节课解决。(六)(六)检查生字1.1.出示生字词 卡车 抛弃 承认 聆听 俘虏 厄运 精辟 解释 毒霉 囚徒 翅膀2.2.重点指导字形:厄 霉 虏(七)(七)布置作业 1.1.抄写生字词。 2.2.熟读课文。
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 教学设计(精选4篇)
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识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六项基本政治权利。
能力目标
提高辨证思维能力,正确理解和划清六项政治自由权利和滥用这些政治自由权利的界限。
思想觉悟目标
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和权利的基础上能正确行使这些自由和权利,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教学重点
言论自由。
教学难点
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课的纲目,由一位同学回答(设此问的目的:帮助学生回忆起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基本框架。)
2.为什么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管理国家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3.在我国什么人具有行使选举权利的资格?
4.行使选举权利的法律程序是什么?
(设2、3、4题的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上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导入 新课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二框题的内容。
二、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板书)
请同学读第67页框题旁边自然段的内容。思考:我国宪法规定的六项政治自由权利是什么?它们的重要地位是什么?
(同学回答,教师归纳。)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的这六项自由,是公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的表达意愿、参加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本权利。
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形式。(板书)
自由作文(通用16篇)
自由作文 篇1
要求:
1、读懂例文《好阿姨》,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记录下来;
2、读懂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初步感知写作文就是把自己所想写下来;
3、结合作文提示,在练习口述的基础上,写自己最想写的事。
重难点:
把自己最想写的事的过程写清楚。
处理方法:
创设合适情境,消除学生畏惧心理;研读教材和教师补充例文,进一步感受作文不难的真谛;激发说话欲望,在说的基础上把主要内容记录下来。
教时:
两教时
教具:
卜啸天暑假日记《养小鸡》复印60份。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教师手捧语文抄写作业急匆匆步入教室,气呼呼地把一堆作业本往讲台上一扔,作业本横七竖八倒在讲台上,有几本还“蹦”到了地上。教师面带怒容大声斥责:“这次抄写全班只有8个人全对,太不像话了!”
【在学生错愕发愣之时,教师神情恢复常态,然后请大家说说刚才从上课铃响秦老师跨进班级开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
a. 学生说,教师同步在黑板上示范写文。
b. 指名读黑板上的例文。
c. 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一篇作文,这就叫写作文。
d. 采访几个同学,谈感受:
作文难不难?你认为作文就是什么?
e. 教师趁机点拨:
写作文就是像秦老师这样,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记下来,像照相机一样、像录音机一样、像摄像机一样,让人看明白就行了。
二、研讨同龄人日记,破除作文神秘感:
自由自在的电线(精选8篇)
自由自在的电线 篇1
活动目标: 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
2、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米 土豆、泡沫、黄沙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
2、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
3、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电线,提问:这是什么?像什么?电线有什么用?
二、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
1、电线会传电,有了电线可以使灯亮起来,可是今天吴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
2、教师将电线弯曲成“o”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
3、电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
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下面小朋友也可
以用电线来变魔术。
2、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教师观察指导。
3、师: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1、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电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可电线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