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教案

时间:2025-04-05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精选4篇)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

  (课堂导入)

  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引入亚洲地形的学习。

  复习提问: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亚洲全有——地形复杂)

  (讲授新课)

  板书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提问亚洲地形有什么特征?

  活动:

  (1)读图6-3,亚洲地形图,6 -4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填图练习)

  (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

  (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哪些山脉?

  (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

  (4)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等)

  归纳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5)小组讨论:

  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

  讲解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6)请根据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说出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

  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特色地形等方面。

  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

  活动根据以上步骤和方法,依据图6-3和资料总结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查看全文

2023年八年级下册湘教版数学教案(精选10篇)

2023年八年级下册湘教版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2、根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地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会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函数概念,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经历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2、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模式。

  教学重点:

  掌握函数概念。

  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函数的概念。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下图上面那个像车轮状的物体是什么?

  『生』:摩天轮。

  『师』:你们坐过吗?

  『师』: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人的'高度随时在变化,那么变化是否有规律呢?

  『生』:应该有规律。因为人随轮一直做圆周运动。所以人的高度过一段时间就会重复依次,即转动一圈高度就重复一次。

  『师』:分析有道理。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与旋转时间t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师』: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

  『生』:确定。

  『师』:在这个问题中,我们研究的对象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查看全文

一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精选6篇)

一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 篇1

  课题 《耳朵的故事 》 课时 一课时

  课题 《谁的歌儿多》 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谁的歌儿多》 课时 第二课时

  小青蛙找家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第十课 快快跑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快快跑》。 2、能选用打击乐为钢琴独奏曲《骑竹马》即兴伴奏,并从中享受到骑竹马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难点:用欢快的情绪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1、导入师:小朋友,你们骑过马吗?生:……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去骑马吧2、老师范唱3、学生随琴模唱旋律。(3、朗读歌词边朗读边做动作。5、随琴分句学唱歌词。6、完整演唱歌曲。7、律动表现

  三、结束课业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复习旧歌《快快跑》要求学生在伴奏的提示下,整齐的起唱。

  三、学跳集体舞1、先从学习舞步入手熟悉音乐。方法:引导学生听歌曲按词义配上相应的身体动作,模仿骑马的神态与动作。《快快跑》曲调中运用的休止符,不是意味着马儿停下来,而是骑马者扬鞭催马的动作与叫喊声的体现。教学时,引导学生尝试休止符处用“驾——”的声音来代替。跑马步:左手勒马状,右手持马鞭,左脚起步,右脚紧跟,像马儿一样朝前跑。骑马步:双手握拳勒马于胸前,双脚“蹓马”似的自转一圈。2、集体舞《快快跑》设计:教室内选四至六个小朋友为“邀请者”,手持马鞭站在座位行道之间,边喊“得儿驾”边扬鞭作准备。(1)——(4)小节,邀请者用“跑马步”欢快的奔跑。(5)——(8)小节,邀请者用“骑马步”围绕要邀请的舞伴跑一圈。(9)——(10)小节,面向舞伴站立,递交马鞭。(11)——(12)小节,舞伴接过马鞭,站在邀请者的位置,接着喊引子,作扬鞭动作,音乐重新开始4、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自由设计队形或分组编排舞蹈动作。5、评价评价不在于队形、动作的规范、整齐,首要的是孩子们心情的愉悦及乐于参与活动的兴趣。

查看全文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精选3篇)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

  2、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学生随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律动进入教室。

  二、听赏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三、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大雨和小雨》。

  (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谱。

  (2)教谱视唱《大雨和小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四、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五、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六、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歌曲。

  七、全班合唱歌曲。

  结束部分:全班听《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欣赏《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唢呐、钢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百鸟朝凤》音乐

  导言引导学生思考。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查看全文

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册美术教案(精选3篇)

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册美术教案 篇1

  2 洒水成画湘教版新教材

  教学目的:

  1、通过洒水游戏,湘教版新教材让学生认识洒水成画的基本方法。

  2、认识绘画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了解线条和线条绘画的基本知识。

  3、培养兴趣,体验学习的愉快。湘教版新教材

  教学重点:

  对线条的认识。

  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塑料瓶、并在瓶盖上中央处用钉打个小洞。上课前装满水。

  2.选定教学场地(最好是*场)。湘教版新教材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你们看!

  2、“变魔术”,往地上洒水。湘教版新教材

  3、提问:同学们,你在地上看到了什么?它象什么?

  4、师:同学们也来变一变小魔术,把水洒一洒,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5、洒水游戏:小朋友以组为单位到指定的地方自由地往地下洒,要求边洒边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巡视。

  6、集中,汇报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归纳:对!我们通过往地上洒水,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迹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形象,可有趣了!老师这里还有更加有趣的!你们看!

  二、讲授新课

  1、师以瓶为笔,滴水作画。

  提问:这一次,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不想自己试一试?你想画什么?好!拿上水瓶,你也来试一试!

  2、生以瓶为笔,滴水作画,师巡回辅导。

  3、师:同学们画得非常的不错,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是怎样控制水瓶里的水的?

  4、生思考回答

  5、师:听了其他同学的介绍,你一定学到了新的方法,赶快找到

查看全文

湘教版《语文活动2》教学设计(精选2篇)

湘教版《语文活动2》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要求

  1.练习写好带有“页字旁”的生字。

  2.积累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四字词语,并能灵活、准确的运用。

  3.了解对话提示语的不同位置以及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对子歌,感受其中的声律之美。

  5.通过漫游寓言世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正确、熟练而美观地写好汉字。

  2.培养正确、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收集对子歌。

  2.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各种寓言书籍。

  四、教学过程

  (一)万花筒

  1.练习写带有“页字旁”的字。

  (1)出示两组汉字,仔细观察,你发现它们的特点了吗?(两组字都带“页字旁”,都是左右结构)

  (2)你能读懂它们,并用它们各组几个词语吗?(同桌互读、互说)

  (3)观察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第二组字左右约等宽。“页”字最后一笔是点,要写得稍长一点)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写完后互相评价交流:字是否写得正确、匀称、美观。

  2.我能填。

  (1)出示:披头散发垂头丧气撒腿就跑

  又蹦又跳筋疲力尽浓眉大眼

  (2)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交流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提出不懂的词语。

  (4)按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进行分类,并说说这样分类的理由。

  (5)尝试运用: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6)交流汇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