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教案

时间:2025-04-05

四年级音乐教案(精选13篇)

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1

  一、教材内容说明。

  本课是一个以“春”为情境主题的单元组合,内容包括演唱歌曲《春晓》、《春风》,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和活动《春天歌会》。

  二、教学目标。

  1、能充溢感情地学会演唱歌曲《春晓》,体验词曲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情画意。

  2、能够与同学们合作,用明亮、轻快的声音自信地学会演唱歌曲《春风》。

  3、在听赏《春》的活动中,能感知乐曲的情绪转换,熟悉音乐主题,感受和表示乐曲描绘的情境,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说说每一乐章的音乐特点。

  4、能积极地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和诗歌,大胆地参与《春天歌会》的音乐活动,从中体验到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两首新歌。

  2、难点: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境,并从中体验到快乐。

  四、教学准备。

  CAI教学辅助软件、电子琴。

  五、课时布置。

  第一课时

  一、学唱歌曲《春晓》。

  1、吟诗。

  先让学生回忆有关春的诗句,然后老师轻轻吟诵《春晓》,学生说诗名,并展示《春晓》的彩图和诗歌,全班按节奏吟诵《春晓》,然后请学生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

  2、咏歌。

  让学生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1)分段分组学习

  (2)将旋律分为三个局部学习

  3、起舞作画。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用自身喜爱的方式来表示歌曲的情感。

  二、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

  1、初听《春》。(CAI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生静听后讨论发言。引导学听赏感受乐曲情绪,并展开想象。

查看全文

四年级音乐教学反思(通用3篇)

四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篇1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下面是一篇四年级音乐教学反思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拍手拍手》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了后,我认为比较成功,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调动了,而且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对一拍、前半拍的休止符的唱法都能解决,能较好地演唱这首歌,并且能很有节奏的为歌曲拍手完成间奏。

  《祝你快乐》教学反思

  乐曲的分段和结构对更深一步的了解乐曲的思想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感性的理解到理性的理解乐曲的过程。不仅从歌词上去了解音乐,也要能从结构上去判断作者的意图。

  从理性上去理解音乐有很多种,但基本都是在分段上表现出情绪的变化。让学生从旋律上感受出乐曲的段落,可以让他们集中精听出乐曲的结构,所以在以前的欣赏基础上,学生基本能听出来。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乐曲的情绪,是让他们巩固自己的感觉。学生的表现还是可以的。

  《彩虹架到中国台湾岛》教学反思

  除了歌曲教学以外,聆听也不例外。在有限的音乐课中,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音乐审美教育,那么对乐曲的选择是要求很高的。《祝你快乐》与《彩虹架到中国台湾岛》相比,从乐曲的形式、结构上来分析,《祝你快乐》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另一首学生觉得内容可以,但是歌唱有点幼稚,声音过于稚嫩)——当听到《祝你快乐》的音乐时,学生的精神都为之一震,为它的振奋的旋律、动感的节奏、为它的配器、为它的结构等等,一方面乐曲也许在事先已经为学生所熟悉(很多大型场合能够听到的),另一方面这首乐曲的振奋的情绪学生容易被感染。学生的表现是,听到乐曲身体就情不自禁的随着音乐开始动作,有些是用手比划,有的用身体晃动着。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可以作以下几个内容的教学:1、辨别乐曲的演奏乐器以及变化。2、对乐曲进行分段。让学生用手指表示,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描述出来,并用简单的队形方向的变化来表现。

查看全文

四年级音乐教学教案(精选2篇)

四年级音乐教学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草原放牧》。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草原赞歌》,表达对草原的赞美。

  2.能听辨出乐曲的主题是根据《草原赞歌》的旋律改编的,能准确分辨乐曲两个部分。

  3.认识琵琶,并能在音乐中分辨琵琶和双簧管的音色。

  教学准备

  碟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

  二、欣赏音乐《草原放牧》

  1.听录音。

  2.学唱歌曲《草原赞歌》

  (1)这是美术片《草原小姐妹》的主题歌。《草原放牧》的主题就是根据这首歌曲的旋律改编的。

  (2)引导孩子们分辨歌曲调式和前两个乐句的旋律特点:调式是羽调式,结尾音是la。前两个乐句运用了同尾换头的创作手法,除了第一小节不同外,其他部分的旋律都是相同的。

  (3)随伴奏再次演唱。

  3、欣赏《草原放牧》的引子和第一部分。

  4、欣赏第二部分。

  5、完整欣赏

  6、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和谐地演唱合唱部分。

  2.能与老师合作表演,用歌声和带节奏的念白“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知道《老鼠和大象》的寓意。

  教学准备

  碟子

  教学过程

  一、编创导入。

  1、师按节奏读歌词片段,引导孩子们关注歌词及其节奏的特点。

  2、孩子们按节奏朗读歌词,老师敲击节拍。

  3、孩子们用do、re、mi、sol即兴编创一句歌词的旋律,教师先示范。

查看全文

四年级音乐学戏曲教案(通用3篇)

四年级音乐学戏曲教案 篇1

  学戏剧

  教学内容:

  走进京剧大世界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

  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

  教学过程: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京剧。

  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学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查看全文

四年级音乐小小音乐剧教案(精选3篇)

四年级音乐小小音乐剧教案 篇1

  小小音乐剧

  教学内容:

  讲述《东郭先生》的故事;安排角色。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为演唱打下基础。

  2.创编对话、选配音乐、表演。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为表演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东郭先生》的故事。

  师:你们都听过啦,那你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教师播放音乐剧的主题音乐当作学生讲故事的背景音乐)。

  二、学生讲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学者,名字叫做东郭,他是一个善良又老实的人。有一天,他骑着毛驴,带着两袋子书去远方讲学。当他走到树林的中央时,碰到了一只狼。狼气喘吁吁的请求东郭先生救救它。东郭先生听了狼的一番好话,就把狼藏进了他放书的口袋里。

  狼躲过了猎人的追赶,不仅不报恩,还打起了东郭先生的主意。东郭先生急忙逃命,狼在后面不断地追赶。

  这时,来了一个农夫,东郭先生让农夫来评理。农夫说:“小小的口袋怎么能装进一只狼呢?”狼听了急忙钻进了口袋里。农夫和东郭先生连忙把口袋扎紧,把狼扔进了山谷里。

  三、教师唱故事

  师:故事讲得真好。今天老师不是讲故事,而是要用歌唱的形式把这个故事表现出来。教师播放音乐剧中所有音乐的伴奏,教师边演唱边表演。

  师: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表演这个音乐剧吗?

  四、安排音乐剧中的角色

  师:那我们现在商量一下,故事里都有什么角色?

  有东郭先生,还有凶恶的狼有猎人还有农夫 还有一头毛驴。

查看全文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9篇)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美好的'童年总是给我们太多的回忆,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首歌曲《童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童年的快乐难忘吧!”(播放《童年》学生边拍手边感受歌曲)

  “童年是美丽的,你们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在田野上放风筝;去爬山。)

  “童年象一首动人的歌,下面老师再带给大家一首优美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红蜻蜓》教师引导学生击沙锤,划指挥图示感受。)

  谁知道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的)

  那我们带着这种情绪边听边用‘呜’来哼唱全曲好吗?”(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

  “这首乐曲如此美妙,你在哼唱的时候脑海里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呢?我们边听音乐边用手中的画笔把你想象的画面描绘出来好吗?”(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并且评价)

  画的太好了,看了同学们的作品老师仿佛也回到了童年,和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那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画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画面上画的是什么情境?”(池塘边蜻蜓戏水)

  二、寓教于乐

  朗读歌词:“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旋律就叫《红蜻蜓》,这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的儿童歌曲。歌词取材于一首回忆童年的诗,由山田谱曲的。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的,带着对童年的回忆之情朗读一遍歌词好吗?”(教师起头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这首歌曲是那么优美抒情,下面请同学们听一下老师的范唱。”

  学唱歌曲:

  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多种形式熟悉了全曲,下面我们轻声地唱一遍好吗?注意第三段“红蜻蜓呀”“竹竿尖上”这两处节奏要唱准。”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