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教案

时间:2025-04-05

幼儿园优秀课程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优秀课程教案 篇1

  幼儿园认识乐器教案,乐器是一样陶冶情操的最佳器具,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音乐了,各式各样的乐器也层出不穷,我们要教会小朋友们认识乐器,辨识乐器。

  1、幼儿园认识乐器教案:小乐器

  活动目标:

  1、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听辨各种声音并进行配对。

  2、熟悉一些常见的乐器的音色,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3、听到不同乐器的声音时,能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示和区分。

  活动准备:

  各种会发出声音的物体图片、一些常见乐器

  活动重点:

  能熟悉并分辨一些常见乐器的音色,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听听找找——这是谁的声音”引发兴趣。

  1、和同伴一起围成一个圆圈,各人手拿自己收集的会发出声音的物体图片,当听到放出的声音时与自己的'图片相符时,立即举起图片。

  2、与同伴交换图片进行游戏。

  二、认识小乐器

  1、幼儿自由摆弄教室内的小乐器,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乐器的开关的形状,倾听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

  2、幼儿尝试介绍自己摆弄的小乐器,老师介绍乐器的名称。

  三、尝试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示不同乐器。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各种乐器,如:响板——拍手,大鼓——跺脚等。

  2、小游戏“听听做做”

  教师用不同乐器发出声音,幼儿迅速做出相应动作进行反应。

  四、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2、幼儿园认识乐器教案:乐器大家玩

  活动目标:

  1、在敲敲打打中了解小型乐器的多样性,感受“多与少”“静与响”“快与慢”的表达。

查看全文

幼儿园课程教案(精选14篇)

幼儿园课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提高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和反应的灵敏性。

  2、体验用废旧材料自制纸棒进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废旧材料自制的纸棒若干 布置场景水帘洞 纸棒的多种玩法课件 废旧直线 录音机和乐曲磁带两盘。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孙悟空,带领幼儿走出水帘洞,在音乐伴奏下准备活动。

  孩儿们,今天的 天气真好啊,让我们一起来运动运动吧!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

  (1) 出示“金箍棒”,让幼儿回忆金箍棒的.作用,激发幼儿探索金箍棒玩法的欲望.

  这个纸做的金箍棒不光能打妖怪,还有许多玩法呢,请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比一比,看谁玩的花样多.

  (2)幼儿分散自由玩纸棒,教师观察指导。

  目的是让幼儿探索出纸棒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深入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尝试合作玩金箍棒。探索与他人合作的玩法,培养幼儿的 合作意识。

  4、游戏:钓小鱼

  目的是提高幼儿反应的灵敏性。

  玩法:

  教师扮钓鱼人,纸棒做钓鱼杆,小朋友扮小鱼,在用纸棒围成的池塘内自由散开,被钓鱼人钓住的“小鱼”离开池塘。

  5、看课件: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纸棒的多种玩法。

  6、游戏《搬运妖怪》

  玩法:

  将场地一侧的纸箱当成孙悟空打死的妖怪,请幼儿持纸棒跑到场地一侧,然后两人合作用纸棒将妖怪运回水帘洞。

  规则:

  (1)“妖怪”在途中不能落地。如果“妖怪”落地,将其重新放回纸棒。

查看全文

幼儿园课程小班数学教案(精选9篇)

幼儿园课程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4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并学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数。

  2、能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数,并按点子数量匹配同样多的物体。

  3、体验利用数学知识帮助他人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教学PPT

  数学操作材料

  活动重点:

  让幼儿掌握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数,并按点子数量匹配同样多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歌唱《春天》导入,复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数。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唱着歌到草地上去郊游吧。

  2、师:看!草地上有什么?(小花、大树和小鸟)

  3、师:草地上有几朵小花呢?请个别幼儿回答,然后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数一数。

  4、师:有几棵大树?谁来数一数?

  5、师:有几只小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二、学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

  1、春天的景色真漂亮,小动物们也到草地上来玩耍了,看谁来了?(小兔子)

  师:有几只小兔子呢?用几个点来表示?(一只兔子用一个点来表示)

  2、哪个小动物也来草地上了呢?(小猪)有几只?用几个点来表示?(两只小猪用两个点来表示)

  3、又来了谁?(小狮子)谁来数一数?用几个点表示?请小朋友到黑板上画一画。

  4、还有谁来了?(小马)谁来数一数?用几个点表示?谁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5、最后谁也来了?(小猫)一共来了几只小猫?谁来数一数。我们一起来数数看。五只小猫用几个点表示?谁来画一画。

  三、按点子数量匹配同样多的动物

查看全文

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教案(精选7篇)

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菠菜的外形特征。

  2、知道多吃菠菜身体好,有爱吃蔬菜的习惯。

  3、体验与他人分享的情感。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让幼儿了解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建康成长。

  活动准备:

  1、老师和幼儿一起到自选市场挑选菠菜,在活动室布置自选市场的货架,将洗尽的青菜、菠菜、萝卜等分别装入一次性餐盘,用保鲜膜封好,放在货架上。

  2、教师用:电炒锅、铲子、盘子、筷子、鸡蛋、葱、姜、油、盐、糖、味精。

  3、幼儿用:小切菜板、塑料小刀、小筐、小盘及牙签。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和老师一起做菠菜炒鸡蛋的兴趣。

  2、观察菠菜的外形特征,先请幼儿洗净手,然后,撕开保鲜膜取出菠菜,家一起看看说说菠菜的样子。(菠菜的叶子是绿色的,根是或粉白色的)

  3、讨论菠菜的吃法。(油炒、凉拌、做汤、包饺子)让幼儿说说菠菜的营养。

  4、拣菠菜。让幼儿将叶子一片一片掰下来,数一数自己拣的这棵菠菜有几片叶子。

  5、切菠菜。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6、鸡蛋炒菠菜。老师先介绍炒菜的用具和调味品,然后打鸡蛋。幼儿数一数打了几个鸡蛋,观察刚磕开倒进盘中的鸡蛋是什么样,用力搅拌后的鸡蛋又是什么样,听一听鸡蛋入油锅的声音,看一看炒完的鸡蛋变成什么样,闻一闻葱花入锅的味道及炒熟的菠菜鸡蛋的味道。

  7、品尝与分享。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查看全文

幼儿园课程教案合集(精选2篇)

幼儿园课程教案合集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西红柿、黄瓜的特征

  2、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二)活动准备

  1、西红柿与小黄瓜若干,提篮人手一个。

  2、各组贴有西红柿与小黄瓜标志的篮子各一个;餐盘若干,湿纸巾人手一条。

  3、切好的西红柿、小黄瓜若干;小碟子、汤匙人手一套;白糖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了解西红柿与小黄瓜的外形特征。

  二、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主要特征。

  1、幼儿人手一个西红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西红柿的外形特征:西红柿是圆圆的.红红的身体,滑滑的。它的身体软软的,摸起来凉凉的。

  2、鼓励幼儿看看并摸摸小黄瓜,然后说出其特征:又绿又长。

  3、引导幼儿通过与小黄瓜的比较,了解西红柿的特征。

  4、比较西红柿和小黄瓜的颜色、形状、大小。

  三、观察切开的西红柿与小黄瓜,在比较中了解西红柿的内部特征。

  1、西红柿有红红的'肉,有籽,还有许多汁流出来。

  2、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摸了觉得怎样?用鼻子闯到什么气味?

  3、小结:西红柿外表是又圆又红的,顶上有绿色的叶子;切开后里面果肉的颜色是浅红的,有汁和籽,摸起来光滑皮薄。未切开前没有味道,切开后有点酸的气味。

  四、品尝西红柿、黄瓜,感知味道,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1、教师:西红柿有什么作用?你吃过西红柿吗?是怎么吃的?

  2、引导幼儿了解西红柿的吃法---西红柿汁、西红柿蛋汤、西红柿炒蛋等;知道吃西红柿有益于身体健康。

查看全文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课程教案(精选4篇)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课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中出现的所有场景以及空间关系,明确图画中的总分关系。

  2、发现图画中页与页之间的关联线索,对后续情节进行预测。

  活动准备:

  遮挡住文字的大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谈话:与幼儿一起谈谈农村与市区风景的不同

  二、阅读图画

  封面:这里有一只小青蛙,它住在哪里?(指读书名)它住在池塘里,池塘周围有什么?漂亮吗?青蛙小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当它还是小蝌蚪时,它必须在水里生活,看不到池塘外面的世界,可是它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

  第一页:这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还是小蝌蚪,它住在池塘里,它看到池塘周围有什么?还能看到其它的吗?为什么?

  第二页:现在谁来了?小刺猬从哪里过来?为什么?小蝌蚪看到刺猬来了,心情会怎么样?它们会说什么呢?

  第四页:现在谁来了?猴子身上有什么?你猜猜它刚才去了哪里?小蝌蚪会对猴子说什么呢?

  第六、八、十页,同样这样提问

  (翻回第二页)刚刚小朋友说,小刺猬去采了果子,它肯定经过了有一大片果树的地方,小猴子经过了有香蕉树的地方,小熊经过了有蜜蜂的地方,小兔子去采了萝卜,我们回去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

  第三页:果然有这么多的果子啊,这些是什么果子呢?小蝌蚪知道这里有果子吗?为什么?它是怎么知道的?旁边是什么地方呢?谁刚才经过了有香蕉树的地方?

  第五页:这里有这么多的香蕉啊!旁边是什么地方呢?谁刚才经过了有蜜蜂的地方?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