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教案

时间:2025-04-05

《色彩》教案(精选15篇)

《色彩》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欣赏和体验散文诗优美的意境。

  2、 理解散文诗的内容,能声音洪亮地朗诵。

  3、 能发现句末的押韵,并大胆地想象、仿编诗句。

  活动准备:略

  幼儿准备:

  1、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散步时在老师的启发下发现并感知春天万物的变化。

  2、幼儿用书《虫虫乐园》

  教师准备:

  1、一栋可爱的房子、成串雨滴、小鸟、云层里的太阳、叶子下的毛毛虫、油菜花、浪花、紫藤花的卡片教具。

  2、背景音乐,各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欣赏画面

  提问:画面里有什么景物?(房屋、小河、草地、太阳、紫藤花、油菜花)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春天)

  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叶子、紫藤花、油菜花、浪花,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这一幅春天的图画美吗?引导小朋友们用语言描述出这样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春天来了,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缓缓流过,洁白的浪花一路唱着欢快的歌,门前是一大片绿绿的草坪,红红的太阳暖洋洋地照在身上,大树上一只小虫子正在绿叶间露出头来,呼吸这空气中的香味呢。原来呀,树上有一株美丽的紫藤花倚在树上,开得正烂漫呢。地上还有各种零星的小花,远处还有油菜花,樱桃花,杏花,开得正旺呢,空气中散发着醉人的花香......

  二、春天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五彩斑斓的季节。到处都盛开着各种花儿,空气中飘着花香,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季节。春天的雨有颜色吗?那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是这个颜色呢?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春雨的色彩》,听一听散文诗里是怎么说的?

查看全文

《色彩》教案(精选13篇)

《色彩》教案 篇1

  课    题

  第11课:春天的色彩

  教学时间

  4/28一(2)  4/29一(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 、记忆,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2、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 3、感受水粉画的特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尝试用多种方法表现春天的色彩。 2、涂色方法以及色彩的整体倾向。

  教学准备

  照片(桃花、柳树、小草等)、范作、各种涂色工具、水粉颜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1、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学生跟着音乐拍手、跳舞。 学生交流。 激发兴趣,启发想象。 新授 1、春天来了,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3、 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颜色?出示图2、3 4、教师归纳春天的主要颜色,让学生感知春天。 5、看了春天的图片,你现在能用一句话赞美春天吗?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图片1。) 2、小组讨论,交流:小草钻出来了、桃花开了、燕子飞来了、柳树发芽了…… (学生说出许多颜色,教师从中归纳出春天最主要的颜色,出示色块。)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渗透保护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欣赏 欣赏春天的画。 1、实物投影出示书中范作,说说这些画是怎样表现春天的色彩的? 2、演示水粉工具及简单操作。 3、欣赏教师范作。 (学生讨论) 通过看资料,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置作业 1、尝试用水粉表现春天的色彩。 2、用油画棒、水彩笔表现春天的景色。 3、用撕纸粘贴的方法表现。 尝试作业学生创作。(师辅助水粉画法) 运用探究式学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校能力。 作品交流 师有选择地评。(选取优劣典型)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课堂延伸 这些作品可以用来干什么?

查看全文

《色彩的世界》教案(精选3篇)

《色彩的世界》教案 篇1

  教学对象:

  小学五年级

  教材分析:

  《色彩的世界》是小学五年级的美术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材的第一版面由大自然的风景:枫叶、森林、山脉、荷花等,来引导学生观自然中的色彩,唤醒学生对色彩的注意力与感受力,同时,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与美术中的色彩理论融会贯通,让学生由对色彩初步的感受力进入到深化美术知识的专业能力,掌握对比色、类似色的基本概念,由实际联系理论,令学生能够深刻得领悟对比色与类似色的分别。教材的第二版面则是将生活中的事物作为展示,以此来引导学生体会原来色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出现在玩偶、梯田、家具和装饰画上……色彩不仅美化了我们的自然和生活环境,我们自己动手运用对比色类似色,通过油画棒、水笔,给作业上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掌握对比色、类似色的基本知识,能够举一反三,在色相环中找出对比色和类似色。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做游戏、合作交流,运用类似色与对比色的知识给课堂作业上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了解自然与生活中的不同色调,提高对色彩的感受力,提高在生活、自然中的观察能力,感受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了解色相环的排列规律,能准确得分别对比色和类似色。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对比色与类似色的知识,掌握色彩的柔和与强烈等色调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设备、范画

  学生准备:

  纸 、蜡笔等绘画工具

查看全文

色彩的联想教学反思(通用2篇)

色彩的联想教学反思 篇1

  我们生活在光与色的环境中,从自然界的自然色彩到城市中的人工色彩,都是五彩缤纷的。我们感受着冬日阳光的丝丝温暖,体会着春天绿意的勃勃生机。我们也承受着阴天灰霾带给的抑郁,享受着金黄篝火传递的不灭希望。……色彩构成了我们整个的外部空间,也影响着我们内心的情感流动。

  我们为什么喜欢旅游,因为我们喜欢看风景。我们为什么喜欢风景,因为我们喜欢看色彩。你喜欢什么色彩?为什么你认为这样的色彩美?色彩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色彩能引起我们内心什么样的共鸣?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你认识周围的色彩吗?你每天都看见了什么样的色彩?自己喜欢什么的色彩,为什么喜欢?我们的民族喜欢什么样的色彩?我们每个人对色彩的感受有什么差异?

  其实,我们的生活环境充满了色彩,而我们的内心也充满了色彩。怎么样去认识色彩,让我们的眼睛去感受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的情感。我们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色彩,发现色彩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更多的从中体会到认识色彩的快乐。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理论的说教代替了生活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乐趣,要让学生成为生活的真正主人。生活本是彩色的,让我们去发现她美丽的色彩。内心本该光明的,让我们用光明去驱散阴霾。

色彩的联想教学反思 篇2

  《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4534535aaa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

查看全文

色彩谣(精选8篇)

色彩谣 篇1

  活动目的:1、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颜色的奇

  妙变化,激发幼儿对调色的兴趣。

  2、 在幼儿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教幼儿学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引导幼儿进行一定的创编。

  活动准备:1、在每张桌子上放红、黄、蓝三种颜料,并给每

  人准备一只毛笔,一只小碗,一张白纸。

  2、 老师准备各种颜色的东西(橘子、小草、茄子、轮子等)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兴趣

  小朋友,魔术表演你们看过吗?你们觉得魔术师的本领大不大?今天老师想让我们班级的小朋友也来当一回魔术师,你们愿意不愿意?

  二、 幼儿进行调色操作

  1、 教师简单引导

  现在,我们每张桌子上都放了2种或3种颜色的颜料,你们看看都有些什么颜色?接下来请小朋友来做魔术师,把桌子上的几种颜色调在一起,看看能调出哪些漂亮的颜色来?

  2、 教师提出调色的要求

  调色的两种颜料不要蘸的太多,放在自己的小碗里调。调好后,把你变出来的新的颜色画在自己的纸上,老师来看哪位魔术师的本领最大。

  3、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色操作

  4、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变出来的不同颜色,作简单的提问:“你变出了什么颜色?是用哪两种颜料调出来的?我们可以用这种颜色来画什么?”然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事先准备的各种颜色的东西出示在黑板上。

  5、教师小结

  我们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一下子变出了这么多好看的颜色。现在,老师把这些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编成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色彩谣》

查看全文

色彩的世界(精选5篇)

色彩的世界 篇1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颜料、画笔、调色盘、洗笔筒、抹布等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学生用的画纸等。

  教学过程

  1.展示引入。

  (1)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听两段音乐,同时出示两张不同色调的风景摄影图片。

  (2)讨论:两段音乐在节奏上和它所表达的情绪有何不同?(第一节:强烈、有力、跳跃。第二节:舒展、柔和、宁静。)两张照片分别对应哪段音乐?

  (3)引入课题:音乐可以表达不同的感觉,色彩也会传递各种感觉的信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色彩的世界——色彩的对比。

  2.学习研究。

  (1)教师课件演示讲解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集中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比较,就如浓与淡,干与湿等现象一样,它们相互影响,显示出各种差别的想象,我们称之为色彩的对比。这些色彩对比有的感觉强烈,有的则比较柔和。

  (2)游戏:课件展示,请学生来找色块拼摆。

  ①组成连续的12色轮图。

  ②找出类似色。

  ③找出强烈对比色。

  (3)小组学习交流:学习教材中关于类似色和对比色的知识,将第28页里的图片进行分类。

  3.欣赏作品,谈论感受。

  (1)欣赏课件中画家和学生作品,说出色彩对比的类别,并找出强烈对比、柔和对比中较多的是什么色?——引出调子(一般指画面中占据主要比例的色彩)。

  (2)小结:强烈对比——较多的是对比色。

  柔和对比——较多的是类似色(邻近色)。

  在我们的现实中,总会有一些色彩使人心潮澎湃,又有一些色彩使人心静如水。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色彩画中的调子往往是起重要的支配作用。一幅画面中,色调作为一种独特的色彩形式,它在表现色彩画主题的情调、意境和传达情感上是不可或缺的。它能直观地使欣赏者受到感染而产生美的联想,使欣赏者的情感和注意力被画面中的色调所影响。而画面有了这一些对比,才有了节奏和起伏,才会给人以完整而协调的美感。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