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说课稿(通用7篇)
《化学键》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键》,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 说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是第一次将元素及其单质和化合物知识的归纳性、系统化、规律性学习。其特点是有很强的,并且会出现很多新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变化。而在卤素之后,紧接着还有两章新的元素及其单质和化合物的学习,分别是氧族和碳族元素。若能在这章的学习中能很好掌握变化规律及学习方法,并能把这些规律和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化学学习中,那么原本琐碎的知识将会系统化,学习也会轻松很多。
2、本节课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的第三节化学键,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微观角度来解释这些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生成物是怎么形成的。虽然这些知识很抽象,学生理解时会有些困难,但它将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找出规律。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本节教材的特点,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知道化学键。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事物发展的本质的哲学思想。
4、教学重点和难点
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指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2023化学键说课稿(精选5篇)
2023化学键说课稿 篇1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应聘高中化学的×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化学键》第一课时的内容,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分别为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篇课题选自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属于物质的结构性质这主题,主要介绍了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达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教材中以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结合实验现象和微观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概念及形成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另外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元素周期表等知识,在结合微观解释离子键概念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
立足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掌握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可以表达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过从具体实验探究到微观理解氯化钠形成过程,把握离子键的成键本质,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建立万物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根据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离子键的概念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立足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用电子式表达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接下来我来说一说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认知特点来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能够独立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都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撑。从知识经验上上分析,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物质微观结构的知识,同时对于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已经比较熟悉,这些都是在上课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化学键的本质教案(通用2篇)
化学键的本质教案 篇1
化学键:(1)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化学键。
(2)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分子内旧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新化学键的形成离子键
(3)化学键的类型共价键
金属键
一.离子键
【实验1—2】
【图1—10】
解释:Na原子与Cl原子化合时,Na失去一个电子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
定结构,因此,Na原子的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到Cl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
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
【图1—11】NaCl离子键的形成
1.定义:把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实质 :静电作用(包含吸引和排斥)
2.离子键的判断:
(1)第 元素
离子键[Na2O、MgCl2等]
第ⅥA、ⅦA(2)带正、负电荷的原子团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NH4)2SO4、NaOH、NH4Cl、Mg(NO3)23.决定强弱的因素:①离子电荷数:离子电荷越多,离子键越 ;②离子半 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
4.电子式:
(1)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
电子式。
N F H O Mg A.原子:元素符号→标最外层电子数,如:
+++B.简单阳离子:阳离子符号即为阳离子的电子式,如: Na 、 Mg2、 Al3
C.简单阴离子: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数→[ ]→标离子电荷数
2–如: N3 – Cl F S
D.原子团的阴阳离子:原子团→最外层电子→[ ]→标离子电荷数
化学键(精选15篇)
化学键 篇1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键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概念
2、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实质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3、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学习重难点:离子键、共价键的实质及化学反应的实质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化学键
1.离子键的形成
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思考:金属钠与氯气是如何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
na-e → na+ cl + e → cl-
小结:。
离子键:。
nh4no3中是否也存在离子键,为什么?
思考:氢气与氯气是如何形成氯化氢的?原子与原子是如何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呢?
结论: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两个原子核共同对共用电子对产生吸引,而形成稳定的分子。
2. 共价键:的相互作用。
3、化学键:
强调:①直接相邻原子(离子)强相互作用
②化学反应的实质
4、离子化合物:
如:
共价化合物:
如:
二.电子式
概念:
注意:
①原子电子式的表示:
②阳离子的电子式用表示;
化学键(精选8篇)
化学键 篇1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 使学生了解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能力目标: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
教学难点 :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引入]元素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但相同原子形成不同分子时,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则分子的性质也不同,今天我们学习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初步知识。
[板书]第四节
[讲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结合为分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分子的形成和破坏,因此,研究分子结构,对于了解不知所措垢结构和性能十分重要。
人们已发现了和合成了一千多万种物质,为什么这100多种元素能形成这么多形形色色的物质?原子是怎样结合的?为什么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个氢分子,而两个氦原子不能结合成一个氦分子呢?
实验表明:水加热分解需10000C以上,破坏O—H需463KJ/mol。加热使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即使20000C以上,分解率也不到1%,破坏H—H需436KJ/mol
所以,分子中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此作用不仅存在于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不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
[板书]一、:相邻人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
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我们先学习离子键。
化学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键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回忆初中学习过的钠和氯气的反应
播放视频:钠在氯气中燃烧
播放动画:离子键
播放动画前提出要求:
1.钠和氯气燃烧生成氯化钠,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仅仅存在相互吸引力吗?你认为还有哪些作用力?从中你能理解离子键的含义吗?
3.哪些元素的微粒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哪些物质中存在离子键?
通过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认识离子键。
板书:
一、离子键
1.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讨论:如何理解静电作用?
教师分析:除了静电相互吸引的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当两种离子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作用达到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
讨论:形成离子键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