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全体学生)

  能力目标——观察图画,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大比例学生)

  德育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优势学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2.难点: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课时]:二课时

  【学案设计】【预习设计】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教师准备:课文插图;泼水节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投影出示泼水节课文插图。

  1.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全体学生)

  2.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同学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你能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吗?(大比例学生)。

  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3.在预习的基础上续读课文。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1.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查看全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20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全体学生)

  能力目标——观察图画,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大比例学生)

  德育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优势学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2.难点: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课时]:二课时

  【学案设计】【预习设计】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教师准备:课文插图;泼水节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投影出示泼水节课文插图。

  1.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全体学生)

  2.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同学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你能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吗?(大比例学生)。

  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3.在预习的基础上续读课文。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1.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查看全文

《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让学生主动的去读,生动的去读,在读中接近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心连心的情感。

  2、感受到1961年的泼水节中每一个傣族人民心里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真想回到1961年,如果我有一对翅膀,我多想飞到美丽的西双百纳。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我们将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跟着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高兴吗?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在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之前你们得先过了这一关:

  1、认读词语:

  敬爱 欢呼 幸福 难忘 鲜红 水红色 咖啡色

  四面八方 笑容满面 健康长寿

  (恭喜你们,过关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课文

  1、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课文。

  2、你来到傣族和大家玩得开心吗?把你感到难忘的事儿告诉大家好吗?

  3、交流反馈:

  ⑴ 学习第三节:

  (从这一节你们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

  理解:

  四面八方 赶来 撒满 一条条 一串串 欢呼 敲起象脚鼓

  傣族人民听说自己的总理要来和自己共同欢度泼水节,一下子沸腾了。他们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总理。傣族人民的心像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一样,兴奋,激动。谁能把自己兴奋,激动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

  ⑵ 学习第4~6节:

  ① 看课件:周总理来了,来到了人群中,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查看全文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上的背景画的是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有风光。树木茂密,鲜花朵朵,地上是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周恩来总理在画面中间,双手端着银碗,穿着傣族服装,面带笑容。他周围是穿着节日服装的傣家儿女。有的拿着银壶,有的端着花碗,有的敲着象脚鼓,有的打着镲,大家十分高兴。课文内容同画面相联系,讲了周恩来总理同傣家儿女过泼水节的情形。课文共8段,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

  教学目的  1 通过看图学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2 指导有序观察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段。

  重难点,关键

  1 重点:了解周总理与1961 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欢渡泼水节的情景,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 难点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

  教学设计

  一故事录像激趣,设问质疑,导入  课文

  1 讲《泼水节的来历》看泼水节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

查看全文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通用14篇)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篇1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生字,会写生字。

  2、体会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你和爸爸妈妈去过哪里旅游?

  2、云南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西双版纳,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那里看看!

  (看录象)

  3、 你看到那里的人穿着有什么不一样呢?

  4、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

  5、是的,你们看到的是居住在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傣族)

  (认读“傣”)

  6、每年清明节前后,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板书)

  师介绍: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锣,打着鼓,唱着歌,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查看全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17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3、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5、带入情境: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7、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