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美术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本堂课是人美版第三册第十一课,《泥条头像》,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人美版第三册第十一课泥条头像教案本课要求学生学习借助瓶子,引导学生进行立体雕塑的初步尝试。二年级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彩泥了,人美版第三册第十一课泥条头像教案在一年级时已经学过《花点心》、《太阳》、《新颖的泥名片》,已经掌握了彩泥的搓、揉、压等技法,但是用彩泥来进行立体雕塑还是第一次学习,泥条头像教案这堂课既是对立体雕塑的初步尝试,同时也是学生对以往所学技能的一次巩固,一次提高。由于采用了搓泥条缠绕瓶子形成立体造型的方法,降低了难度,产生了情趣,并以此了解变废为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丰富了视觉、触觉和是审美经验,激发了创造精神,同时发展了美术实践能力。
对于泥条头像教案这堂课我确定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这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作出造型新颖生动的泥条头像。这是对学生更高层次的要求。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立体雕塑头像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
2。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3。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前律动:
手指操。
一、暗箱操作,设置悬念。人美版第三册第十一课泥条头像教案
人美版十一册美术教学设计(精选2篇)
人美版十一册美术教学设计 篇1
人美版六年级教案(11册)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l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l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l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秋叶》美术教学设计(精选7篇)
《秋叶》美术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设计:
1、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形态、颜色与纹样,从而感受它们的美,并且用简单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2、引导常常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画画,完成一幅画。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上网浏览的能力,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超文本结构特别适合于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教学策略: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叶子的美。
2、赏识成功: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交互,让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促进了学生自信心、自我意识的形成。
四、教学过程与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一、导入
1、看视频,图片引入新课秋叶。
2、教师提问:你了解叶子吗,叶子的颜色,形态,结构如何?
二、新授
1、教师让学生网页,自己解决以上的总是,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2、在网页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3、教师在网上回答学生的问题。
4、叶子形状的分类小测验,前五名奖励。
5、依据学习的内容,绘画叶画
(1) 教师让学生欣赏网页上的叶画。
(2) 教师演示一遍自己绘制。
(3) 对教师作品点评。
(4) 学生自己绘制。
6、同学间互相欣赏各自绘画的叶画
(1) 学生分小组合作绘画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
第2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
领 域
欣赏.评述
教
学
目
标
知道什么是自然遗产,能说出7处-10处世界自然遗产。能够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能够独立搜集有关自然遗产的资料,初步认识、了解感兴趣的自然遗产用自己擅长的美术技法表现一处自己喜欢的自然遗产。
教学重难
点
1、通过资料搜集、课内外交流等途径,认识7处-10处世界自然遗产。
2、能向别人较详细地介绍2-3处自然遗产,并发表自己对自然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教具准备
幻灯片,图片、教材等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 导入:
指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填写学习卡:你心中的世界七大自然奇观
1
2
3
4
5
6
7
下面我们要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它们是大自然馈赠我们人类的宝贵遗产。
二、新授:
1、师生一起共同浏览影像资料。
探访世界七大洲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感悟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亚洲———珠穆朗玛峰
欧洲———巨人之路
非洲———维多利亚瀑布
北美洲———科罗拉多大峡谷
大洋洲———大堡礁
越冬鸟群
基博峰火山口
加兰巴国家公园
莫雷诺冰川
科罗拉多大峡谷
2、学生网上自主游览
a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b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地带。
c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人美版六年级十一册美术教学设计(三)
第13课 笔的世界
一、 教学目标:
1、 明确笔的功能和外形之间的联系,了解笔的形状与手形的联系。
2、 欣赏各种款式的笔,了解笔的每个部分的功能,并联想出各种新颖的笔形和功能。
3、 学习设计搞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笔的功能,并根据手的形状设计出笔的外形。
难点:设计一支新颖的笔,用设计稿的形式完成。
三、 课前准备:
各种各样的笔,彩纸,笔
四、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一支款式新颖,功能多样的笔,提问,你能猜出它有多少用途?
2、 出示课题:笔的世界
二、 新授:
1、 请学生把收集到的笔集中起来,举办一个“笔的世界”展览会。
2、 请学生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笔有些什么功能,哪个方面设计的比较新颖。
3、 实物投影出示书上作品,讨论,哪些地方设计比较新颖,有创意。
a、 用日历表装饰又美观又大方。
b、 上粗下细显的非常可爱。
c、 握笔的地方设计的很圆润,保护手长时间写字时手指不疼痛。
d、 凹凸有致的笔型顺着手的外形,握笔非常舒适。
e、 夜光笔,随身带着可以当小电筒。
f、 米老鼠的耳朵会动是按钮的功能
你还能说出那些其他新颖的功能呢?
三、 分析笔的组成部分:
笔尖,握笔处,笔杆,笔头,可围绕这几个部分进行设计。
四、 教师师范:
1、 根据四个部分设计出笔的外形
2、 把需要增加功能的部分进行变形,添加。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4课 画故事
第4课 画故事
领 域
设计.应用
教
学
目
标
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景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通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表现、创造和感悟,提高个人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
点
1、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小到现在看了、听了很多优秀的经典故事,现在我请大家来欣赏一段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如果知道请你介绍给大家。
播放影片《闹天宫》
看了这璺影片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情节?
打开书第8页,欣赏刘继卣的《闹天宫》
这幅连环画是用什么艺术手法表现的?
这是刚才动画片中的哪个情节?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今天,我们用水墨技法来画故事。
讲授新知介绍画家刘继卣
介绍画家刘继卣
代表作《闹天宫》《武松打虎》
分组探究用讲故事的方法分析画面
游戏:比比看。分小组欣赏刘继卣先生《武松打虎》作品。
a给画面命题
b画面是如何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各有什么特点?
c画面是如何巧妙处理构图的?
d如果你画这个情节,你想怎样设计?怎么才能紧扣主题?
学生练习复习用笔和用墨的方法,尝试用色墨直接点写的方法,或用线条大胆进行勾勒后调色的方法,进行造型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