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说)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 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我县新修的一条公路。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②理解题意。

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④反馈答案。

查看全文

《3.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精选12篇)

《3.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则短小的故事。重点是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经过。朗读本文,要读得平实,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关键是体会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邓小平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寄托了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另外,从邓小平爷爷的行动中,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植树的态度和他的心愿。

  四、教学准备

  1、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及植树节的来历。

  2、多媒体课件。

  3、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读题,认识“邓、值”。

  2、了结邓小平爷爷的事迹。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汉字。

  1、自由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查看全文

《走,我们去植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走,我们去植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一、二节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一、二节的内容

  教学用具:挂图

  教学设计:

  一、节日导入

  1、同学们,我们刚从快乐的春节走来,又应来了另一个热闹的节日-----元宵节,谁能告诉我元宵节在什么时候吗?有什么习俗呢?

  (正月十五,观灯、吃元宵)

  2、你们还了解哪些节日呢?(复习传统节日和习俗)

  3、谁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呢?

  请学生介绍植树节的知识,老师补充。

  4、走,让我们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起去植树!

  板书课题:1、走,我们去植树

  二、新授

  1、质疑课题

  (1)、课题中的“我们”指的是谁呢?

  (少先队员)

  (2)、通过这个课题,你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生字词

  (2)、小组交流课文中不理解的生字词语

  (3)、标出课文段落

  3、全班交流(这个环节尽量由学生组织完成,老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解惑者)

  (1)、全班交流小组仍不能解决的生字新词(尽量由学生解答)

  (2)、请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生字新词的(复习学习生字的方法)

  4、全班齐读课文

  5、少先队员们去植树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心情愉快的;和煦、轻快、欢声笑语)

  6、出示课文挂图(春光明媚,三个少先队员带着工具去植树)

查看全文

《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6篇)

《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师: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

  (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认识汉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⑴ 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⑵ 开火车读。

  (有注音)

  ⑶ 集体读。

  (无注音)

  ⑷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⑸ 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3、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读懂课文

  1、学习最后一段。

  2、出示课件(图片):

  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师: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知道为什么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3、质疑问难。

  4、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

查看全文

《邓小平爷爷植树》阅读部分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邓小平爷爷植树》阅读部分教学设计 篇1

  一、激趣导入

  1. 分别出示邓小平画像和植树图。提问:

  (1)这位爷爷谁认识?(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2)再看着张图,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植树)这是邓爷爷1985年3月12日植树节亲手栽种一棵小柏树时的照片。想知道邓爷爷是怎样种树的吗?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出示课题学生读好课题。

  二、合作学习完成预习

  1.小组成员轮流分段读课文段,其他同学在听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互帮互学。向同组同学请教,读会所有不认识的字,再试着读读课文。

  3.小组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

  (1)爷爷植树时多大年龄了?

  (2)树栽好了邓爷爷满意吗?从哪里能看出来?

  学习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在画上记号。

  三、反馈、质疑、自悟

  1.全班器读课文

  2.说说通过自己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朗读、感悟、体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做做动作。

  3.讨论交流:邓爷爷那么大年龄了,工作又非常忙还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我们同学该怎么样做?

  五、学习积累词语

  1.课文有很多用得非常好的词语,学着找一找,画出来,再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各自画出的词语是什么。

《邓小平爷爷植树》阅读部分教学设计 篇2

  新学期一开始,我们就要上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本文是写邓爷爷1985年,在天坛公园认真地植树的情景。本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思想的渗透,作者的用意很难理解。而且篇幅过长,没有童话、诗歌的色彩,学生兴趣不浓。两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对课文大意有了些许的了解,但那是表面的东西,而思想的渗透我也不知如何去让学生感悟起来。而且课文还要求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这样的新课程要求是不是过高了?班级学生虽不是个个跟不上老师思维的,但从他们的朗读与上课举手发言的情况反应出,对于本篇的学习效果不佳!我思索着……哪里出了问题?

查看全文

《1、走,我们去植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2篇)

《1、走,我们去植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二小节的内容,有哪位同学能把这两节背下来吗?

  指名背诵

  全班齐读

  二、新授

  1、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栽下了一棵棵小树,留下了欢乐的足迹。自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植树有哪些好处?

  2、学习第三小节

  (1)、这一小节讲的是植树的什么作用呢?(联系概括段意的能力)

  (写树是“绿色工厂”,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

  (2)、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

  简单了解树的光合作用

  (3)、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哪里呢?

  (比喻)

  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形象地揭示了树木的贡献之大)

  (4)、小结:板书: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五小节

  (1)阅读四、五小节

  谁能帮助老师完成黑板上的板书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请学生上前板书,互相补充

  (学会抓住关键词概括段意)

  板书: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3)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

  (4)出示:“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

  了解树木防沙固土的作用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你能用拟人的手法也写两句诗来表达树木的作用吗?

  4、学习第六小节

  (1)除了书中说的这些作用,你知道树木还有哪些作用吗?

  (可以盖房、铺桥、造船……)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