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

2017-06-23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二框《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教材以真实的案例开篇引领学生去思考、感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教材选取了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开发和建设引领学生认识民族自治地方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教材介绍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以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能 力:1、提高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技能。
           2、提高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能力。
知 识: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知道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知道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是我们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4 、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学情分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概念学生是比较生疏的,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民族区域自治离我们生活很遥远,虽然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等了解的很多,但是要做到更好的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文化的认同感,并且做到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各民族有好往来,必须对民族关系、民族政策进一步了解,从而认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更好的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重要性。民族平等、团结合作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毛泽东的一句名言:“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
教学难点: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这个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而且政策性较强,学生理解这些问题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资料(预习课文;复习八年级“我爱你中国”一节、复习中国地理人口、民族、资源的分布;查阅“鼎”的含义、查阅维护民族团结的感人事例),阅读《中国
教学方法: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自主阅读体验,互相交流,分享成果。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交往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采用分析探究、主体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重视学生参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一: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