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2022-03-13

3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课程标准】

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重点】

掌握四大经济区域的基本内容

【难点】                                                                    

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知识梳理】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的划分:

司马迁根据                ,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      、       、       、

                。

    2.四大经济区

(1)山东、山西地区:

    特点:在四大经济区中,属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         

              的地位。

原因:地处黄河流域,          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因而经济实力强。

(2江南地区

   特点:与山东、山西相比,江南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原因:江南物产丰富,但气候炎热潮湿,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两汉时,这里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           落后。

  (3)龙门碣石以北地区

   地理概念:龙门碣石以北是       、           的广大地区。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 塞外两部分。

特点:这一地区是传统的            区。西汉时塞内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         十分有限。

原因: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思考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划分了哪些经济区域?各经济区域有何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原因:中国古代,由于            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

2.三次大规模南迁的高潮:

(1)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①时间:          之际

②由于          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      沦为主要战场。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