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课前预习学案

2019-08-04

三、11.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标题:亲情萦怀,第二单元标题:岁月如歌。
解析:标题字数相同,形式对称;内容切合文题。
12.参考答案:③①⑤②④
解析:这是一段“说乡愁”的议论性文字,结构方式是“总—分”式。第③句“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是总说句。①⑤两句是分说“诗情”,紧承前文谈如何排遣。第②句是分说“画意”,其中的“亦”表明排在第⑤句后。第④句中“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又总括了全文,照应了首句。
读写园地
轻松练笔
答案示例:
(1)《前方》一文立意新颖,含义隽永,意味深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赏析。一是面对一车旅人,作者一改前人“恋家”“归家”的思绪和呐喊,而是在“离家”上着笔,非常理性地分析了人类远行的原因和出走与乡愁的关系。二是赋予“家”以新的含义,抒写人类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面上写离家,实质是着眼于“归家”。三是由一幅摄影作品,引发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对人类精神境遇深沉的悲悯之情和深切关怀。
(2)《前方》一文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扩展了作品的艺术空间,增强了表现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一是由一辆破旧的汽车,想到人类的离家远行,再想到人生苦旅和对“精神家园”的追寻,铸就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二是由离家远行,想到电视上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通过类比,形象地说明了人类远行的习性。三是由照片上的汽车,想到钱钟书《围城》中的汽车和丰子恺笔下的汽车,将旅行中的“苦”味含蓄地抒发了出来,给以人生苦旅的形象的解读。四是由旅人思乡,想到崔颢等人的诗句,揭示了远行与思乡这一人类永恒的矛盾,并引申到人类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之苦,从而深化了主题。
(3)《前方》一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十分精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一是以“一辆破旧的汽车”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得文章首尾呼应,过渡自然。二是由离家,谈到离家的原因,再谈到路上的表现及情感,然后从“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最后谈及“人生的悲剧性实质”,上升到哲理思索的层面,层层深入,级级递进,主旨不断升华。三是由实到虚,再虚而实,虚实相间,虚实相生,最后达到虚实的完美结合,浑然一体,结尾留给读者不尽的思索。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