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教案

课    题

前方课  时1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王斌

教学目标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创作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课前准备

教学日期

教学班级

教      学     过        程个人复备前置性补偿知识连接1、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江苏盐城人。现任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长篇儿童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 2、摄影散文: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它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成为呆板的文字解说,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预习布置1、阅读课文,圈划重点词句,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 2、圈划质疑 3、思考导学案新知探究内容 预习检查1.       下面加线字注音迁徙(   )           袭(  )击      按捺(  )不住憔悴(   )(    )    颠簸(    )     惶(  )惑 温馨(     )2.解释下列词语劳顿:抛锚:索然无味:3、整体感知文章,并给每一段划分段落,概括每段段意新知探究1、作者由画面联想到哪些问题? 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  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2、作者分析了人类离家的原因有哪些?3、阅读第8第9小节,想想作者的思路与上文有什么变化。4、作者对人生的“前方”有哪些思考?5、如何理解“人生是一场苦旅”?6、人的悲剧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7、文章的最后一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8、我们前面学的几篇课文都是思念家乡的,而曹文轩在这篇文章中强调的却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那么离家和归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三、形成性检测红对勾    第59页  课内阅读 四、延伸阅读

流浪与回归十年前的一篇杂记激起了我无限的回忆和思绪,十年后再打开自己的笔迹,再看看曾经的在纸上留下的幻想,我无从辨证自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