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学案及答案

2020-05-11

《前方》
一、教学目标:
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文章立意上的区别;
2.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2.虚实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四、教学过程:
预习字词,注音:

迁徙       袭击       按捺不住       憔悴       颠簸       惶惑       温馨

一、导入

二、补充作者简介:曹文轩,
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三、文本研读
a.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

③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

b.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说说你对此的思考。

四、比较阅读《乡土情结》与《前方》中有关离家的部分,谈谈你的感受。
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迂徙         (2)戈壁         (3)按捺         (4)呐喊           (5)憔悴    (6)颠簸         (7)抛锚         (8)崔颢 

2.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即“文眼”)。

3.本文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 和 构成的。这种新的文体具有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 和 。本文第1段就充分体现了“摄影散文’’的特点,请就此稍作解析: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题目。
流浪与回归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要告诉人们的,恐怕是说爱情像“城堡”,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寓言”。其实,推而广之,我们对于许多事物的态度,大抵破口止匕。
有一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对于困守一隅的人来说,这句歌词的魅力太大了, ① 人们往往不大清楚外面世界的真情。凭着想象绘出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那些流浪者的生活,心里总有一个“出去”的念头。② 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要生出厌倦的情绪。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