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必修一

2019-04-04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⑵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⑶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2、学生练习背诵。

  3、指点与答疑:

    一词多义:

   ⑴ “卒”:

    ① 死,“卒葬之”。

    ② 终于。

    ③ 士兵,“疲敝之卒”。

   ⑵ “文”:

    ① 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

    ② 文字,“独其为文”。

   ⑶ “道”:

    ① 道路,“有碑仆道”。

    ② 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③ 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④ 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词性活用:

   ⑴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⑵ “名”:

    ① 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② 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⑶ “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答疑:

   ⑴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答:古文无“花”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