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必修一

2019-04-04

   ⑵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4、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六、留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3、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2、讲读课文第2、3、4、5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第2段

  1、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⑴ 概括这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⑵ 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⑶ 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