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毛泽东词两首学案

2019-02-16

2、“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勾勒了云贵高原的冬日的典型环境。肃杀的西风、迷茫的长空、凄厉的雁声、寒冷的霜华、斜挂的残月等诸多景观相互组合,创造了一个                  的背景,不仅点明了进军途中的季候特点,而且调动了感觉、       、         ,引人置身于这铁铸般的严酷之境,领略到红军于险山恶水中杀开一条血路的壮烈意味,以及不辞辛劳,不畏艰险去争取胜利的战斗意志和英雄气概。
3、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读懂诗句的意思,还得靠读者自己通过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如本词的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就是这样。请按正常语序按调整好,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答: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下列字词音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百舸(gě)橘子洲(jú)遒劲(强劲有力)
b、峥嵘(zhēngróng)携(xiē)遏(è)
c、漫江(满)寥廓(liáo)挥斥(斥责)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近,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含。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问/苍茫/大地,随主/沉浮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疑难探究】
1.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如“自古逢秋悲寂寞”(刘禹锡)、“风急天高猿啸衰”、“草本摇落而变衰”、“秋风秋雨愁煞人”等。我们初中学过的马致远的《秋思》,也是写秋的悲凉。那么,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呢?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
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吗?
答:                                         
                                        

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什么说“从头越”这三个字用得好?
答: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