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 工艺

  2. 教学场地

专用制作教室一间。

六、         教学形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讲边做边学。

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八、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预期目标

设计思路

1、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几幅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工艺产品设计图(装备工艺、制茶工艺、手工工艺、金属加工工艺等)。

2、让学生做一做安装电话机的底板或电子计算器的后盖等试验;

3、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些经典的产品设计会成为世界著名的产品?为什么同学们安装电话机的底板或电子计算器的后盖的效果都不尽相同呢?

4、介绍产品与生产技术和制造方法的相关概念,

5、出示课题——“工艺 ”

    学生观看图片后,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并带着问题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

学生用固定螺钉按不同的顺序固定底板盖和底板。    

细仔观察在不同安装顺序下,底板盖和底板之间的拢合紧密程度,并归纳出能使底板盖和底板紧密拢合的操作工艺。

知道技术和制造方法的不同(也就是制造工艺的不同),会造成产品的优劣;

    通过常见的产品设计图突出工艺的重要;建立初步的工艺概念。

让学生先有亲身体验

认识

工艺

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程序与方法。

材料加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其大小、形状、外观或性质,以符合产品所需要的设计规格。

投影绿茶与红茶的制作过程,并提问茶叶通过加工后会出现绿茶和红茶不同的产品呢?

这茶叶的加工案例可以看出,原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加工工艺不同,即加工程序和方法不同,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有很大的差别。

同学们能不能例举些生活中常见的工艺?

了解什么叫工艺并知道几种常见的工艺。

“工艺”

常见的工艺有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 铸造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

明确工艺的概念。

案例分析与思考

1、制作一个木水桶要经过那几道工艺?

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表面处理工艺

2、工艺对产品的质量有哪些影响?

技术活动中加工程序与方法,即工艺,对我们的产品制作非常重要。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1、知道因生产的目的和功能不同,工艺可分成很多种

2、知道工艺对产品的质量

进行小组讨论,知道因目的和功能不同,工艺有很多种类

工艺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响产品的功能,强度以及外观等方面

边讲边示范

1、划线(工具:划针、钢尺、样冲、材料:吹塑纸)

(1)划出基准(2)划尺寸线(3)划轮廓线(4)冲眼

提问:划线时划针为什么要紧贴导向工具?

2、锯割(工具:铁锯、老虎钳    材料:金属管)

注意:手持铁锯姿势,锯条安装的正确性。

操作要领:a、站位和握锯姿势要正确;b、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c、锯程要长;d、推拉要有节奏。

起锯方法:a、左手大拇指贴住锯条,起锯角要小。b、行程短,压力小,锯入2-3mm后才逐渐正常割锯。

3、锉削(工具:锉刀、老虎钳、角钢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