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 工艺

操作要领:a.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 b.在推锉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摆动。

4、钻孔(工具:床钻、样冲、锤、钳)

注意:做到“二要二不”:操作要集中注意力,钻孔要戴防护眼镜,以防钻屑飞出伤害眼睛;不准带手套操作,以防钻头卷住手套而伤害手指;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5、连接

介绍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铆接、黏接、焊接……)

6、螺纹加工方法

(1)攻丝方法(工具:锥头、丝锥、扳手)

底孔倒角→选择丝锥→装夹工件→攻内螺纹

(2)套丝方法(工具:板牙、扳牙扳手、老虎钳)

   扩孔→选择扳牙→装夹工件→套外螺纹

7、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刷光→喷涂油漆或镀层

   表面处理是指在工件表面施以保护性或装饰性处理的加工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边看老师示范边自己动手实践

马上行动:用3mm厚的吹塑纸制作一个8cm×8cm的正方形。

制作完成后讨论形成误差的原因,

马上行动:用手锯锯断金属管,并讨论正确锯割管状材料的方法;

经历锯割的操作实践,领悟使用工具进行加工时要注意姿势、力度、频率与节奏等主要因素。

能够辨别正确锉削方法。

马上行动:在金属板上钻两个相距5cm、直径为4cm的小孔(要遵守“二要二不”安全操作规定);钻孔完毕后,互查完成钻孔的工件,并交流自己的休验。

懂得根据连接件材料和使用场合的不同选合适的连接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实践

通过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实践练习,掌握模型制作中加工工艺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工艺是产品制作的基础,各种工艺都有其工艺特点和设备要求,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积极参与讨论,通过教师的分析总结,将知识内化。

     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作业

    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产品技术工艺(如汽车、门窗、纸币……)

写一份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1、 在课程设计中,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多,形成一个开放式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和探究之中。

  2、 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模仿教学方法在操作技能学习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示范至关重要,教师的动作姿势、节奏等技术点示范要符合操作规范。

  3、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加工工厂,或让学生做一些实践活动,学生既可以对工艺加深印象,又可以对工艺做更全面的了解,这样的效果将会更好。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