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15《论述文选读》全部教案3

2021-01-27

    若要评选该片最风光的人物那无疑是集导演、编剧、制片人和剪辑于一身的詹姆斯•卡梅隆了。提及此君,我国观众并不陌生,他的《终结者》、《第一滴血》、《异形》等作品早已是家喻户晓,而在1994年,由他编剧导演、制片的《真实的谎言》更是在全球大获成功,在我国的票房居然超过1亿元大关。他执导的《泰坦尼克号》,是一部根据人类历史上曾经建造的最大客轮——“泰坦尼克”号那悲剧性的沉没为背景拍摄的史诗性灾难爱情片。
    1997年,融合卡梅隆五年多心血的《泰坦尼克号》终于驶进全球各大影院。卡梅隆说:“泰坦尼克号这艘梦之船的首航在噩梦中悲惨地结束了。正是人类独有的弱点:傲慢、自负和贪婪将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碾转粉碎。我拍摄这部影片既想再现这艘巨轮既有浓重悲剧色彩的死亡之旅。又想展示它短暂而又壮观的生命历程。在剧中重现泰坦尼克号的美仑美奂,表现出的乘客和船员们的少激情、乐观和希望的同时,在揭示这场灾难中人类表现出的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泰坦尼克号》是警世箴言是一面人类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明镜。它还是一则包融信念、勇气、牺牲,当然还有爱的不朽传奇。”在接受最佳导演奖时,卡梅隆还提议为“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的死难者默哀。
    《泰坦尼克号》使全球的观众争睹了詹姆斯•卡麦隆制造的这一灾难神话。不少女观众是泪眼汪汪地看完的,纷纷称赞这是一部弘扬伟大的人间真情的巨片,而且片子的视觉效果极佳,观众仿佛自己置身于坦尼克号轮船上,与片中人物共同经历了葬身大海的惊险历程。
2、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
批评的高层次功能不是批改学生的作业,而是抛弃毫无价值的作品,理解杰作,理解其自由的创作冲动所蕴涵的有朝气的新颖的东西。(《人民日报》XX年3月31日《文学批评的实与真》)
第五章:杂文
20、最先与最后
鲁迅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2.揣摩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拓展阅读,探究鲁迅对中国的过敏性所做的揭示,体会鲁迅杂文的意义。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拓展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深刻含义和鲁迅杂文的价值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鲁迅的散文向来以语言犀利、见解深刻而著称,他对不良的的社会现象和国民心态或揭露或讽刺,让人有酣畅淋漓之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文《最先与最后》,感受他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知识分子情怀。
二、作家作品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小说集 《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杂文集共17部。
其中杂文向来以语言犀利、见解深刻而著称,他对不良的的社会现象和国民心态或揭露或讽刺,让人有酣畅淋漓之感。
三、快速阅读,把握基本观点。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来逐步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注意几个问题:
1、如何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不幸——表明作者对“不为最先”的否定态度
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对“不为最先”的否定态度。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