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点语段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剖析:从“遥想”到“樯橹灰飞烟灭”,刻画周瑜少年英俊,从容对敌的雄姿,抒发了作者的敬佩向往之情。作者抓住某些具有特征的事物,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公瑾”,周瑜的字。“小乔”,乔公的幼女,嫁给了周瑜。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一句,既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同时也是在向人们暗示: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方能使东吴保有江东,否则难免出现如诗人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就强调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纶巾”,青丝带的头巾。这种装束是三国时期儒将常有的打扮,苏轼用来刻画周瑜,以表现他临战的从容镇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水战火攻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过程。当时周瑜指挥吴军用轻便战舰,装满燥荻枯柴,诈称请降,驶向曹军,一时间火烈风猛,烧尽北船。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
结构图解
《念奴娇•赤壁怀古》结构如下: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结构如下:
主旨探讨
有关这两首词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雄伟苍凉的古战场,由凭吊古人而联想到作者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酣畅豪放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整体艺术表现主要是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一种恢弘峥嵘的意境。先是由“大江东去”建立起博大、开阔的空间意象,再从“千古风流人物”带出时间的长远,空间的长江水变成了时间的洪流,冲刷着“故垒西边”的历史,拍打着“乱石穿空”的岩岸,映现出“雄姿英发”的身影,激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全部的词作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这么一种心情,这就是这首词的主旨所在。全词笔力雄健,一气如注,一洗婉约词愁山恨水之景、游子思乡之情与低回婉转之调,表现出一种全新的气象,因而被誉为“古今绝唱”。
风趣幽默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笔调风趣幽默,主要表现在语带双关。以“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为例:芒鞋,即草鞋。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竹杖芒鞋轻胜马”,就是要拿“竹杖芒鞋”和“马”对比,就是要拿穿着芒鞋、拄着竹杖的闲人隐者与骑着马的官人、忙人对比,得出一个“轻胜马”的结论,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笔调的风趣幽默,和本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情志是和谐的,因而这首词使我们在谈笑风生中受到启发,在机智诙谐中得到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