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人物形象之研究》教学设计


学生:(操作:有的同学继续查找材料,有的准备自己的演示文稿,有的在论坛中讨论。时间5—7分钟。)
过程二:
老师:王熙凤这个人物我们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已经作了简单的介绍,她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在小说中第一次出场时,作者对她的外貌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可惜的是作者没有写到她的脚,如果再来一双“朱红点金尖头圆口澳洲鳄鱼2寸高跟鞋”那不就太完美了吗?曹雪芹为什么没有这样写呢?
学生1:
王熙凤的这番神仙妃子般的打扮,从头写到裙,如果真的来这么一双“朱红点金尖头圆口澳洲鄂鱼2寸高跟鞋”,妙则妙了,但这个人就不再是王熙凤了,而是如今一位暴发的大富婆了。因为古代要求女子 “行不露足,笑不露齿”,像王熙风这样的“大家闺秀”走路是绝对不能把脚露出来。
为了证明我的看法,我们可以来看一段《红楼梦》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笑的描写:(以下文字powerpoint演示)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接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人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暧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见第40回)
这一段描写中,众人笑态各种各样,但唯一相同的是作者没有把他们那“玲珑剔透晶莹洁白糯米牙”写出来。原因和没有写王熙凤的脚是一样的,如果写出来,就要让园外来的村姥姥笑掉大门牙了,“贾府的这班小姐夫人们就是如此的教养。”传了出去,贾府的脸面也就丢尽了。所以曹雪芹不能写脚。
老师:这番论述我怎么听着那么熟悉。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我写的,发表在《中华读书报》上。不过,还是值得表扬,能够把这个材料找出来表明我们在搜集材料时选择的面的广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去占有材料,把可能对自己有用的材料都搜集来。但好象没有什么自己的创造成分,这一点不是太好,青不仅出于蓝,更要胜于蓝。
学生2:我觉得这个问题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考虑。
老师: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胜于蓝的出现了。
学生2:我认为曹雪芹没有写脚,主要就是女子的脚一直以来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在古代的文化中女子的脚很多时候都代表了女子的节操,所以有“失足等于失身”的说法,大家闺秀们的“行不露足,笑不露齿”不仅是一种礼仪要求,更是一种社会道德准则,在规范约束着她们的行为,所以古代女子穿的裙子都比较长,要连到地上,并且走路时都是小碎步,不能把脚露出来。曹雪芹就更不能把它写出来了。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