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争吵》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争吵》教学设计 篇1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是从亚米契斯小说《爱的教育》中选出的。夏丏尊先生在译者序言中写到:“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便觉得这是一本好书。我想让孩子意识到生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冲突发生时,我们应当怎么对待,怎么化解日常不可避免的冲突?这就是现实,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让孩子们从《争吵》中获得一点生活的感悟。引导学生感悟人格的高善,严已宽人,引导学生感受人性的真。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父亲说的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感悟到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说平时和同学争吵过吗?为了什么事情而吵?最后都是怎么解决的呢?

  2、是啊,生活中难免有些小矛盾,重要的是看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去对待我们身边的人。

  3、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两个外国小朋友他们在争吵后又是怎么表现的吧。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基本读通顺:

  ⑴ 自学生字新词,可以在不理解的字词边打上“?”

  ⑵ 自读后,再挑选几节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2、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⑴ 请八位同学分别读一小节,大家边听边正音。

  ⑵ 能说说课文大概的意思吗?(我和“可莱蒂“因为把本子弄脏的事情而争吵了,后来又和好的事情)

查看全文

《争吵》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

《争吵》教学设计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透过理解课文资料,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资料。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资料,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资料。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述“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那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u”,不要读成“d&”的音。

  “最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2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1i)着我”、“挨(1i)家挨(1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应读轻声。

查看全文

《争吵》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争吵》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的理念:本设计力求体现三年级字词教学的重要性及长课文学习中抓住重点,辐射全文的长文短教法。在教学中,限度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读书、合作交流中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汲取知识的甘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13个生字,会写”匠”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不同心理及变化。

  2、过程与方法:根据各部分的意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的原因及吵架后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懂得同学、孩子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人物的不同心理及心理变化。突破方法:在读中感悟,抓重点词句。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

  读议法。学法:读悟、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1、前置性作业的布置: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掌握生字音,形,义的难点部分。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七嘴八舌说“争吵”。

  1、板书“人”字。师:有了撇和捺的团结友爱,相互支撑,才有了“人”字的平稳端正。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正如“人”字撇和捺,也必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但是,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一些争吵(板书:争吵),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做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设计意图]:课文写的是同学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所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导入课题,一定能激活学生的已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查看全文

《争吵》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争吵》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1)自读1?4自然段

  (2)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3)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4)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a、理解“嫉妒”一词。

  b、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假如你和好朋友发生争吵,你的心情会怎样?这一课讲的是两个好朋友因一件小事而发生争吵之后,他们心情有怎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查看全文

争吵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争吵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能力要求: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父亲说的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什么事;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常规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课文《她是我的朋友》,知道了阮恒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不惜献出自己的鲜血,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多么令人感动,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争吵,这时,我们双方都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也许会受到启发。

  网站简介

  二、布置自学

  1、读读课文带拼音的字,想想它的意思。

  2、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请学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学习课文

  1、理清课文层次。(全班讨论)

  ①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

  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发生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表现

  ④哪几个自然段写放学后,克莱谛主动找我,我俩和好了?

  老师归纳: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发生争吵

争吵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查看全文

《 争吵》教学设计(通用12篇)

《 争吵》教学设计 篇1

  一、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有没有预习的习惯,是怎样预习的,以便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下一步的学习。然后大屏幕出示送给学生的与阅读方法有关的两句话:

  字典是我的好朋友 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板书课题

  问: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了解的内容,教师归纳,出示投影片1:

  谁和谁争吵?

  为什么争吵?

  是怎样争吵的?

  争吵的结果怎样?

  谈话:这些是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课文里,读一读课文,你就知道答案了。

  三、一读识文

  1、大屏幕出示投影片2,提出阅读要求:

  动动笔,标出生字和生词。动动脑,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学生动笔,并提醒学生对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可以跟同学交流看法。

  2、检查初读情况

  首先,出示投影片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嫉妒 胳膊肘 骂 哼 瞟 服侍 承认 缘故

  原谅 防御 戒尺 高尚 克莱蒂 拨开 安利柯

  然后,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组织讨论投影片2的有关问题

  四、二读思考

  1、谈话:

  看来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很不错。同学们,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是一个能为我们带来好多财富的朋友。但我们要想从它那儿获得财富,还必须和它有更深的交往。接下来,我们就来与文章对话。

  大屏幕出示投影片4:

  二读思考:

  哪些句子含义深刻?

  哪些句子写得优美?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