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春晓》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春晓》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查看全文

《春晓》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春晓》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5个生字,认读3个生字。

  2.初步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对美的鉴赏力。

  3.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  挂图、cai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春晓》(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孟浩然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这首诗写出了春雨后早晨的美丽景色。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二、教师范读

  教师一边读,一边演示电脑课件(画面:春天的早晨,小鸟在树枝上唱歌,地上落满了花瓣。)

  三、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四、指导学习生字

  1.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领学生读音、组词。

  2.学生书空练习。说说记生字的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

  夜:yè,8笔,要注意写好下面部分,不要少写一点。雨:yǔ,8笔,下面部分左右都是两点。声:shēng,7笔,上面是“士”,不要写成“土”。知:zhī,8笔,左右结构。左边的第5笔是点不是捺。少:shǎo,4笔。多音字,又读shào。

  五、课堂练习

  1.数笔画数,把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雨  来  春  知  声  闻  夜

  7画(来  声)  8画(雨  知  夜)  9画(春  闻)

查看全文

《春晓》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春晓》教学设计 篇1

  1、引入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 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第二声。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 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通过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教师要告诉学生,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4、 品读领悟

  (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②教师小结: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查看全文

春晓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春晓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教学理念:

  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不同的,学生的理解方法也是各异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应该是自主的,让学生运用以有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学习理解古诗,逐步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7个生字;会写“忙”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

  难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

  2、解题:

  小朋友们看了题目,你能猜到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春季)

  那它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

  (告诉学生“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上)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课文:

  ⑴ 自己读一遍课文,遇到生字拼一拼音节再读。

  ⑵ 再读一课文,用“____”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⑶ 把课文连贯地读一遍。

  2、检查自读:

  ⑴ 抽读生字卡片。

  ⑵ 指名个别读。

  ⑶ 齐读课文。

  三、再读指导

  1、结合彩图,了解诗意。

  2、指导读第一句:

  ⑴ 生试读。

  ⑵ 指名读。

  ⑶ 全班读。

  3、指导读第二句。

查看全文

《春晓》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春晓》教学设计 篇1

  作者:陈家宏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4

  《春晓》教学设计

  课    题:《春晓》

  授 课 人:照庆小学      陈家宏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初步了解诗意。

  3 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与乐趣,培养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挂图    录音机

  教学过程: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址是www.diyifanwen.com】

  一 激趣导入

  1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学生自由背诵)。

  2 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古诗——《春晓》。

  3 解题:看了题目你能猜到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吗?(春季)那它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告诉学生“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那一定很美吧!快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吧!

  二 初读古诗

  1 教师范读

  2 自由读课文

  3 检查

  孩子们,你们的音发得真准啊!想把这首诗读得更美些吗?

  好,我们先来瞧瞧诗里说了些什么吧?

  三 指导朗读

  1 结合彩图,了解诗意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是呀,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啦,(出示挂图)你瞧,花开得多美呀,到处都是鸟儿飞来飞去。天气这么美,你们昨晚睡得舒服吗?你看,这位大诗人睡得也很香,连早晨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它叫醒的呀?(小鸟)对啦,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学生自由想象)大诗人一起床,就听到这么好听的叫声,精神真好呀!可他突然记起昨晚上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就想: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这风吹了一晚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下来呢!

查看全文

春晓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春晓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遵循学习古诗的过程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课文,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理解字词在古诗中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在学习中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采用听读,借助拼音自读,重点句跟读等不同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顺全诗。

  2、抓住重点字词,借助插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提示,逐句朗读领会,再联想全诗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它们在诗句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诗句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难点:了解古诗语言颠倒、减缩的特点,能把省略的词语补进去,颠倒的次序顺过来,间断的意思连贯好。

  教学突破:在朗读和现在语言习惯的对比中,了解古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乐曲《竹林春晓》、诗歌填空《春天的乐曲》。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