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案

时间:2025-04-05

《掌声》教案(精选14篇)

《掌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领会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联系生活,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的看待自己。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孩子们,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

  二、精读课文,感悟品味

  1、出示句子:“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1)品读。

  2)过渡: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大家想看看从前的小英是个怎样的孩子? 

  2、小英觉得是一个怎样的女孩?为什么?(板书:忧郁  自卑)

  1)试用“因为……所以……”回答问题。

  2)体会“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同学们              时,小英总是           ,现在              。 

  3、此刻小英的心情是怎样的?她会怎么想?

  3、接着小英---(出示句子)

  1)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哪个词能表达出来?

  2)小英乐意上去吗能不上去吗?

  4、请根据我的提示,读有关有关句子。

  师引(1):因为腿脚残疾,小英失去了与人交流的勇气,所以——“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查看全文

《掌声》教案(精选14篇)

《掌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和鼓励。要主动地关心和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掌声》这篇课文。还记得这掌声是谁送给谁的吗?

  你知道吗?小英来信了!想看看她信里说了什么吗?

  【出示投影】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师读。

  小英为什么说忘不了那掌声?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小英是个怎样的孩子。

  【投影出示】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1)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小英的改变吗?分男女生读两段话。

  (2)男生的朗读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那么女生的朗读又把一个怎样的小英带到我们面前的呢?也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什么让小英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投影出示】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指名读。(你是多么迫切地想告诉别人你的想法啊!)(老师感受到了你面对生活的勇气。)

查看全文

掌声教案(精选14篇)

掌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和鼓励。要主动地关心和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掌声》这篇课文。还记得这掌声是谁送给谁的吗?

  你知道吗?小英来信了!想看看她信里说了什么吗?

  【出示投影】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师读。

  小英为什么说忘不了那掌声?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小英是个怎样的孩子。

  【投影出示】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1)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小英的改变吗?分男女生读两段话。

  (2)男生的朗读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那么女生的朗读又把一个怎样的小英带到我们面前的呢?也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什么让小英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投影出示】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指名读。(你是多么迫切地想告诉别人你的想法啊!)(老师感受到了你面对生活的勇气。)

查看全文

《掌声》教案(精选16篇)

《掌声》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朗读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在多功能室,有许多老师)是的,老师们来看我们的同学上课,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掌声欢迎)

  2、刚才,你们热烈的掌声让老师们觉得非常高兴,如果把掌声换成语言对老师们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你们的掌声代表着热烈地欢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掌声”,(板书:掌声)齐读课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是同学们给英子掌声,为什么要给英子掌声呢?掌声代表着什么?英子得到掌声后心情怎样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复习

  1、请翻开书117页,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2、复习生字、词语。(课文中有许多生字词,有信心读好的同学就举起你的小手来告诉老师)

  掌声    文静    愿意    姿势    轮流    情况    注视    热烈  

查看全文

《掌声》优秀教案(精选15篇)

《掌声》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使你感动的句子。

  4、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关爱他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生活中爱的力量。

  难点:英子在两次掌声中,思想和行动上有什么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人的一生中离不开一个字——爱,爱是什么?怎么表达呢?读了掌声这篇课文,我们会受到启发的。(出示课件:课题)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出示课件:歌曲播放:《掌声响起来》。)

  二、自由读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同学们,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画出认读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三、检查生字词。

  同学们,(出示课件:认读字)读一读认读字,先自由读一读,再同桌相互检查,

  好,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你觉得哪个字容易读错,要给大家提个醒?

  (出示课件:认读字组成的词语)现在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真像位小老师。

  讲述,小儿麻痹症(后鼻音),镇(前鼻音)定,情绪,姿势,鼓励,情况,

  什么叫做小儿麻痹症?那我们找到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吧!(出示课件:句子“因为他得过……姿势”)

  现在知道了吗?得了小儿麻痹症会怎么样?(出示课件:得了小儿麻痹症,腿脚会残疾)

  好,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句子,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多音字呢,找到了吗?(出示课件:落下)一起来读一读,

查看全文

《21 掌声》教案(精选17篇)

《21 掌声》教案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92

  叶春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给老师以掌声,给听课老师掌声,以表示欢迎,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2、正是同学们的掌声,使一个女孩改变了,这个不幸却又幸运的女孩是谁?(英子)

  二、文本对话,感受掌声魅力

  1、请轻读掌声前的部分,画出有关句子和词语,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抓住重点词句)

  (1)、她很文静……最后一个离开

  (2)、英子立刻把头低下

  (3)、英子犹豫……

  2、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英子,此时你心理会怎么想?

  3、你们心目中的英子应该是什么样的?课文怎么写?

  4、是什么力量让英子有了这么大的改变?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

  5、采访同学们,你为什么给英子送去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6、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此时她一摇一晃走下讲台,这与刚才走上讲台感觉一样吗?如果你是英子,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如果没有__________ ,我就_________ 。

  因为_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 。

  三、总结升华

  四、课外延伸

  1、上中学后,英子来信了,快来读读,从信中你知道了什么?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