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案

时间:2025-04-05

中职德育教案(精选2篇)

中职德育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打造文明、自信、快乐的中心人,全面提升师生的精神风貌、学校的人文内涵。

  二、活动主题:

  围绕着“我努力,我能行,做文明、自信、快乐的中心人”为主题的德育创建活动,创新思路,创新德育活动形式和方法,创新德育评价体系,创建和谐、文明、快乐的校园。

  三、主要活动内容:

  (1)微笑进校园微笑进课堂活动,打造学校“微笑生态文化”。

  (2)“礼仪伴我行”教育实践活动,规范学生礼仪要求,培养文明的礼仪习惯,展示自信、快乐的精神风貌。

  (3)“榜样在身边”教育实践活动,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树榜样,立自信,扬正气。引导鼓励学生争优竞优,形成良好的校风。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实践(时间:11周至14周)

  1、“我努力,我能行,做文明、自信、快乐的中心人”为主题的德育创建活动学校动员会和班级动员会。

  2、编印《学校文明礼仪歌谣》,供各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使用,要求学生熟读歌谣,同时利用学校板报、主题班会等进行广泛宣传。

  3、制订文明礼仪规范。制定学生在校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并以公约形式公布。编印家庭生活礼仪规范、社交礼仪规范(购物、旅游、餐饮、文体娱乐、出行乘车等公共场所)及外国基本礼仪常识等学习资料,形成较为完整的礼仪规范体系。

  4、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训。通过学习、示范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开办文明礼仪讲座,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5、微笑进校园,践行学校快乐理念。要求师生见面、交往时,与人为善,脸带微笑。

查看全文

德育量化考核方案

705班德育量化考核方案
    请同学们牢记:分数是你的身份,分数代表你的尊严
    班训: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目标:(1)争创先进班集体;(2)每位同学都要一直进步。
    要求:刻苦学习,养成好习惯;积极进取,心中有目标。
    一、   扣分原则
    1.     不参加升旗的,不参加做广播操、眼保健操的,每次扣1分。
    2.     做操不认真或列队不整齐者,每次扣1分。
    3.     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破坏公共卫生,每次扣1分。
    4.     仪容仪表不符合要求的,每次扣2分。
    5.     违反课堂纪律,晚修讲话,私自换位者,每次扣5分。
    6.     违反午休纪律,影响他人休息者,每次扣2分。
    7.     迟到或早退每次扣2分。
    8.     在教室或走廊追逐打闹者, 每次扣2分。
    9.     抄袭他人作业或缺交、拖交者,每次扣5分。
    10.  早读不认真读,或违反早读纪律者,每次扣5分。
    11.  在校带移动电话、mp3者,每次扣5分。
    12.  吸烟、赌博者,每次扣5分。

查看全文

与时俱进,凸显德育时代性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篇文章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会员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查看全文

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中,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总目标,“……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是每一位物理教师的职责。
一、物理学本身贯穿着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物理模型的建立等,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加以总结和推理得出的,即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这完全符合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和方法。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都贯穿着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实施。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物理学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物理现象和规律及其运用的国家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墨翟和他的学生的代表作《墨经》是世界上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最早记载,其中也记载了我们的祖先在力学、光学、声学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人民就发明了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汉唐以王充著的《论衡》为标志,记载了大量的力学、声学、热学、电磁学等方面的许多发现。北宋科学家沈括有巨著《梦溪笔谈》,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准确地论述磁偏角的科学家,这比西方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才观察到地磁偏角的现象早了四百多年。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其中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美妙的声音现象,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中,蕴藏着及其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

查看全文

高一班级德育工作体系设计

福建南安华侨中学 林少平

第一阶段(开学一期中)
目的:做好初中、高中衔接工作,尽早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具体做法:
1、报到工作:
(1)查阅、摘录学生的各种资料,建立学生档案。
(2)与每学生接触,获取感性印象,重点了解学生干部及特殊的学生。
(3)精心设计第一次集体见面活动和班级环境布置。
2、筹建临时班委、团支委,讨论通过班级计划,制定学习、值日、出勤、奖惩等
常规制度。建立《班级日志 》、《光荣榜》等。
3、开展多种活动,促进班集体形成。
(1)庆祝老师节;"中秋赏月"晚会。
(2)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如设计班徽、创作班刊,开展小书法、小画展等况竞赛)。
(3)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庆联欢庆祝活动。
(4)《我为集体添光彩》主题班会。
(5)组织学生参加"校运会",安排好运动队、服务队、啦啦队。
4、开展心理指导:
(1)用各种方法了解学生状态及个性。
(2)按照谈话专题,开展师生对话、笔谈、个别谈心活动,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他们的自信心。
(3)关心有特殊情况的同学,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5、进行学习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1)专题讲座之一:《谈谈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及方法》。
(2)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开展最佳学法评比。
(3)寻求各科老师配合,作好各科学习方法指导。
(4)温课迎考,认真严肃对待高中阶段第一次考试,特别要注重考风考纪。
6、指导发挥团支部的作用,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团组织生活,督促团支部做好各项工作,为形成良好班风、学风做出努力。

查看全文

班主任要创造性地使用《德育》读本

董铁强

1999年6月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由此可见,中小学教育的德育工作已被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处在德育教育前沿阵地的班主任老师应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摒弃陈旧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德育》读本,担当起德育教育的重任。

中学《德育》读本的问世,极大地填补了德育教材的空白。如何有效地使用读本,从而达到教育学生、净化心灵的目的,是摆在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个现实性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我认为,只有灵活地运用、大胆地创新才是《德育》读本永葆生机的源泉。

1.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德育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会自尊并尊重他人。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推到前台,让他们成为德育的主角,发动学生去收集德育素材。一年以来,我们班很好地利用了每周一下午第七节的班会时间。按过去的传统做法,班会时间班主任点评完上周工作后,学生就可以上自习课了。但自从有了《德育》读本,我和班委会成员研究决定,结合读本的16个主题每周一班会时间,开展系列演讲活动。演讲的内容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材料要有典型的教育意义;二是材料要短小精悍;三是材料要有时代气息;四是材料内容易于学生记忆。我们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同时也倡导学生摘抄、辑录。演讲按报名的先后顺序,每次基本上要有5_7人登台亮相。从操作过程来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演讲的内容涉及到了诸多领域。比如,结合讨论“榜样与人生”这一主题,屈又磊同学向大家介绍了美国前总统林肯一生中经历的困难与挫折;李春介绍了我国电脑专家裘伯君在WPS97被盗版的情况下,卖掉别墅,重铸WPS2000,并取得了成功等感人事例。再比如,结合“我和我的祖国”这一主题内容的学习,孟庆颖同学介绍了彩雪的成因及对环境的影响;汤瑾华同学介绍了我国长江流域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原因而造成的水土流失、水源污染情况:赵国栋同学结合我国“雪龙”号破冰船首驶南极的情况,介绍了南极的地理环境和物产资源的概况。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同学们搜集了许多的知识信息,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素材,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陶冶了情操,可谓一举多得。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