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优秀教案(精选14篇)
《游泳》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去安全的地方游泳没有危险,反之有危险。
2、培养幼儿的公德意识和良好的公共礼仪行为。
3、激发了幼儿对游泳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禁止游泳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老师:在上节课中,我们也学会了很多种游泳知识,那么今天老师要问的时候应该到哪里去游呢?
(二)关键步骤。
1请幼儿谈论:在哪里游泳是安全的?在哪里游泳是危险的?(到有救生员的游泳馆才安全,不能到每人管的河里、池塘、有禁止游泳标志的地方游泳。)
2、“朗格小朋友都去游泳,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师讲故事游泳一、游泳二。
3、提问:
(1)故事中的陶陶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2)请告诉老师你人文陶陶和家家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呢?为什么?
(3)天热了,如果你先更有用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游泳》优秀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正确掌握蛙泳和自由泳的基本技术,能够独立连续游进50~100米;熟悉并掌握踩水和反蛙泳的基本技术,了解一些简单的自救和间接救生技能,掌握心肺复苏的流程和方法。
2、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水中活动的相关安全规定,不做容易引起危险事故的事情,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水中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怕水、怕冷、疲劳等困难,坚持完成练习内容;培养学生遇事沉着冷静、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精彩教案:小鸭游泳
课题:小鸭游泳
活动目标:
1、能让幼儿发现有的东西浮(漂)在水面,有的东西沉在水底。
2、愿意在操作中进行探索
活动准备:
1、塑料小鸭若干只,两盆水。
2、各种实验器材(塑料玩具、钥匙、橡皮泥、小石头、塑料袋、瓶子、树叶、抹布等)
3、幼儿用书第四册第3页。
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今天小鸭子和小石头要来个比赛,看谁能浮在水面上,小朋友猜一下谁会赢?以此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操作:
(1)把塑料小鸭放在水里,观察小鸭在水里会怎样。
(2)把小石头放在水里,观察小石头在水里会怎样。
教师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沉浮现象:小朋友猜对了,是小鸭子赢了,小鸭子会浮在水面上,而小石头会沉在水底。
二、引导幼儿认识操作材料,提出猜想。
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好玩的东西?你们猜猜看这些东西放在水里哪些会沉在水底,哪些会漂在水面上。
三、让幼儿实际操作材料,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沉浮现象
(1) 现在小朋友可以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的放到水里,看看哪些东西能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是沉在水底?看你们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2) 相互交流发现的秘密
你猜对了吗?你发现的秘密跟你猜的一样吗?跟你的同伴说一说吧,先请小朋友发言,一会儿老师再把自己发现的秘密告诉你们
教师小结:有的物体会像小鸭子一样浮在水面上,有些物体会像小石头一样沉在水底。
活动延伸:
1、让小朋友说一下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放在水里后会浮在水面,哪些东西会沉下去呢?让他们发现后自己验证一下。
2、自己看一下幼儿用书,巩固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学游泳不当摧残孩子的身心
由于婴儿是在母亲的羊水中成长起来的,于是一直以来有很多健康专家都认为婴儿天生会游泳,而且不少专家甚至建议幼儿应该尽早学习游泳。然而,美国小儿科研究院近日称,4岁以下儿童由于身体发育情况还不适合接受游泳训练,因此不宜过早地开始学习游泳。
主张幼儿学习游泳的专家认为,幼儿学习游泳有很多益处。
1、幼儿时间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利用这一黄金时期开展游泳活动,对身心发育大有好处。
幼儿经常游泳可使心肌发达,新陈代谢旺盛,心跳比同龄幼儿慢且有力,这就为承担更大的体力负荷准备了条件。
2、幼儿游泳这一复杂动作是在大脑支配下完成的,这样在游泳的过程中也会提高大脑的功能,表现为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快,智力发育好。
3、幼儿经常游泳,呼吸系统的功能也得到了提高,表现为肺活量大,憋气时间长。
4、经常游泳可消耗过多的脂肪,利用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使体形匀称健美等。
然而,美国小儿科研究院却建议那些4岁以下儿童的父母,不要再让他们的孩子过早地开始学习游泳。
研究认为,婴儿天生会游泳其实是一种误导。
由于人体的密度比水稍低,任何人如果不惧怕水,能放松自己的肌肉,不会游泳也能在水中浮起来。可人类在后天形成了对水的惧怕心理,一到水里就惊慌失措,拼命挣扎,容易吞水吐气,反而容易沉下去。
而婴儿还没有形成对水的惧怕心理,到了水里容易放松,所以比不会游泳的成人容易浮起来。
美国研究人员称,小于5岁的儿童原则上都不适于学习游泳,这是因为水中的低重力环境不利于孩子骨骼的成长。
综合活动:小鸭学游泳(精选2篇)
综合活动:小鸭学游泳 篇1
目标:
1.通过小鸭学游泳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遇到事情要不怕困难勇敢面对。
2.能够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能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准备:
1.图片:鸭妈妈小黄鸭小黑鸭小白鸭小灰鸭池塘背景图
2.录音:歌曲伴奏《来了一群小鸭子》
3.画纸、彩笔
进行:
1.“今天的天气特别好,鸭妈妈带着小鸭子们来到池塘边,池塘里的水可清了。(出示图片)
2.讲故事《小鸭学游泳》,小黄鸭害怕下水,又哭又闹。“小朋友遇到过困难吗?
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劝导小黄鸭。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幼儿介绍自己克服困难的经验,引导幼儿理解遇到事情要不怕困难勇敢面对。
5.小黄鸭听了大家的话,鼓起勇气跟着妈妈和小伙伴们下了水。在大家的帮助下,很快学会了游泳。
6.“小鸭子们学会了游泳,多棒呀!小朋友们画个小奖励送给它们好吗?”
幼儿绘画,完成后送给小鸭子们。
7.全体演唱歌曲《来了一群小鸭子》。
综合活动:小鸭学游泳 篇2小鸭学游泳
目标:
1. 通过小鸭学游泳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遇到事情要不怕困难勇敢面对。
2. 能够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 能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准备:
1.图片:鸭妈妈 小黄鸭 小黑鸭 小白鸭 小灰鸭 池塘背景图
科学教案:小鸭游泳(精选2篇)
科学教案:小鸭游泳 篇1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有的东西沉在水底,有的东西浮在水面。
2、愿意在操作中进行探索。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塑料小鸭3只,水盆4个、透明玻璃缸1个。
2、各种实验材料:积木、乒乓球、空瓶子、钥匙、铁环、五彩石、泡沫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沉浮。
夏天到了,天气非常炎热,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河里游泳。老师把鸭妈妈放入河(玻璃钢)里,看,鸭妈妈浮在水面上,它会游泳。小鸭子会游泳吗?(会)师把小鸭子放在河里,小鸭子也浮在了水面上,它也会游泳。
今天,鸭妈妈还为小鸭子带来了许多玩具,看,都有什么?(积木、乒乓球、饮料瓶、钥匙、铁环…)
这些玩具都可以陪着鸭宝宝在水面上玩吗?老师把积木放入水中,小朋友快看,积木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底?。,(浮在水面上)它可以陪着鸭宝宝玩吗?(可以)老师把五彩石放入水中,咦,五彩石怎么样了?(沉在水底)它可以陪着鸭宝宝在水里玩吗?(不可以)
这里还有很多玩具,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底呢?钥匙呢?(幼儿猜想)小朋友们有不同的意见,现在我们动手试一试,看一看究竟哪些玩具可以浮在水面上,哪些玩具会沉在水底,好吗?(好)
二、幼儿动手操作,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沉浮现象。
1、幼儿分成四组,每组放一个水盆,一组活动材料。
2、将各种实验材料一一放入水中,看看哪些东西能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沉在水底。师巡回指导。
大班教案《游泳》(精选17篇)
大班教案《游泳》 篇1
一、活动目标。
1、观察鱼型的制作过程。
2、通过实验了解物体是有重心的。
二、准备活动。
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游泳的鱼。(怎样才不会倾斜呢?)
三、活动内容。
(一)导入。
观看视频资料,推测一下吊饰移动的理由:
(1)你见过小鱼吊饰吗?
(2)你见过挂起来移动的物品吗?
(3)为什么它会移动呢?
(二)展开。
1、观看过视频后,说说实验目标,准备物品和实验顺序。
(1)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2)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3)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吊饰。
2、看一看实验顺序 。
(1)在纸上画出鱼的样子。
(2)剪下画好的鱼。
(3)把鱼和曲别针链接在一起,用线挂起来。
(4)把线挂在衣服挂上。
活动1:根据线挂的位置的不同,鱼的样子不同。
3、说说鱼的位置。
(1)在纸上画一条鱼,应该怎样画呢?
(2)在鱼上挂一根线,应该把线挂在鱼的哪部分呢?
(3)把鱼挂在衣服挂上,看看鱼是什么样子的?
4、观察挂在衣服挂上的鱼。
(1)如果想让鱼的方向朝上应该怎样挂呢?
(2)如果想要鱼的方向朝下应该怎样挂呢?
(三)结束。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游泳的鱼(物体是有重心的)写出实验结果。
四、备注。
用一根线可以挂几只鱼方便观察。
五、活动评价。
1、对于是否对鱼的移动积极实验观察进行评价。
2、对线的位置不同鱼移动方向的不同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