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松鼠(通用5篇)
快乐的小松鼠 篇1
一、活动背景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中的羊角球,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看到它们时,都想去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我以羊角球为器材 ,设计了中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松鼠》,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赋予活动以故事情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基本动作练习,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自己去玩、去尝试、去探索。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通过玩羊角球,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使肌体协调、灵活。 2、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勤劳、勇敢的品质。(二)活动准备1、羊角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平衡木四个,小树16棵(空气塑料玩具制作),大灰狼头饰一个。2、录音机及磁带。(三)活动过程1、 开始部分:"小松鼠"模仿操(动作自编),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有精神地做动作。(评:这一环节,既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前奏曲,更为后面的正式活动打下了基础。)2、基本部分:(1)"小松鼠"玩球:幼儿人手一只球,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玩球,如:抛、滚、拍等,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评:幼儿在玩羊角球时,想了很多种玩法。有的把羊角球当背包背在身上过小桥;有的拉住两只羊角在地上拖、有的拍、有的滚、还有的和好伙伴一起抛着玩。教师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话语,启发、暗示的口吻,如:"你玩得真好,还有没有其他种玩法呢?"、"你真行,这办法棒极了!"等,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新的玩法。)(2)"小松鼠"学跳:在幼儿刚才玩的基础上,重点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① 教师一边请个别幼儿示范跳的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两手抓住羊角,坐在球上,双脚蹬地和球一起前进"。② 幼儿四散练习,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跳的稳,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纠正不够正确的动作。③ "比比谁的本领学得好":幼儿分组练习跳得动作,练习跳一段距离,不从球上掉下来,能力强的幼儿跳的距离可长一些。(评:教师集体讲解并示范,便于幼儿做些休整;而在分散练习中,幼儿二人或多人结伴一起练习,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3)"小松鼠"采松果启发幼儿说出冬天来了,"小松鼠"要帮助妈妈一起准备很多松果,幼儿四散跳到场地两边的"树林"采松果,进一步练习跳的动作,教师注意观察和个别指导。(评:这一环节,充分利用了场地上的自然资源,以真正的树林来吸引幼儿,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 (4)"小松鼠"运松果回家,综合发展幼儿的平衡、跳、后退走等动作。(评:在这个游戏中,教师特设了三座不同的桥,一座又低又宽,一座又高又窄,还有一座是带斜坡的。过桥时还要求幼儿把羊角球背在身后,失去了手的平衡作用,幼儿确实有些害怕。但是,当他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时,原先严肃、紧张的小脸顿时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这说明幼儿在老师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3、 结束部分:听音乐做放松动作。(评:在抒情的慢三拍音乐中,幼儿悠闲地趴在羊角球上,摇来摇去,和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幼儿的身体也逐渐恢复到相对静止状态。)三、活动评价1、活动的游戏性强。本活动是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将故事情节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由浅入深,环环扣紧,衔接自然。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始终保持着角色身份,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很高。2、组织形式多样化。活动中既有自由玩球的分散活动,又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在采松果时,还考虑到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特设了远近两条路线,注重了个体差异。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使幼儿在反复练习中不觉枯燥乏味,跳的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3、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玩球,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并能按教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完成活动的要求,整个活动是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4、良好的情绪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活动中,教师始终以松鼠妈妈的身份贯穿活动,处处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幼儿兴趣盎然,达到了身心锻炼的目的。活动中,教师赞许的目光、小伙伴的掌声、加油声,给胆怯的幼儿增加了胆量,使他们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也发展了他们适应群体的社会能力。
快乐的小松鼠(精选4篇)
快乐的小松鼠 篇1
一、活动背景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中的羊角球,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看到它们时,都想去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我以羊角球为器材 ,设计了中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松鼠》,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赋予活动以故事情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基本动作练习,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自己去玩、去尝试、去探索。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通过玩羊角球,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使肌体协调、灵活。 2、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勤劳、勇敢的品质。(二)活动准备1、羊角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平衡木四个,小树16棵(空气塑料玩具制作),大灰狼头饰一个。2、录音机及磁带。(三)活动过程1、 开始部分:"小松鼠"模仿操(动作自编),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有精神地做动作。(评:这一环节,既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前奏曲,更为后面的正式活动打下了基础。)2、基本部分:(1)"小松鼠"玩球:幼儿人手一只球,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玩球,如:抛、滚、拍等,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评:幼儿在玩羊角球时,想了很多种玩法。有的把羊角球当背包背在身上过小桥;有的拉住两只羊角在地上拖、有的拍、有的滚、还有的和好伙伴一起抛着玩。教师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话语,启发、暗示的口吻,如:"你玩得真好,还有没有其他种玩法呢?"、"你真行,这办法棒极了!"等,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新的玩法。)(2)"小松鼠"学跳:在幼儿刚才玩的基础上,重点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① 教师一边请个别幼儿示范跳的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两手抓住羊角,坐在球上,双脚蹬地和球一起前进"。② 幼儿四散练习,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跳的稳,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纠正不够正确的动作。③ "比比谁的本领学得好":幼儿分组练习跳得动作,练习跳一段距离,不从球上掉下来,能力强的幼儿跳的距离可长一些。(评:教师集体讲解并示范,便于幼儿做些休整;而在分散练习中,幼儿二人或多人结伴一起练习,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3)"小松鼠"采松果启发幼儿说出冬天来了,"小松鼠"要帮助妈妈一起准备很多松果,幼儿四散跳到场地两边的"树林"采松果,进一步练习跳的动作,教师注意观察和个别指导。(评:这一环节,充分利用了场地上的自然资源,以真正的树林来吸引幼儿,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 (4)"小松鼠"运松果回家,综合发展幼儿的平衡、跳、后退走等动作。(评:在这个游戏中,教师特设了三座不同的桥,一座又低又宽,一座又高又窄,还有一座是带斜坡的。过桥时还要求幼儿把羊角球背在身后,失去了手的平衡作用,幼儿确实有些害怕。但是,当他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时,原先严肃、紧张的小脸顿时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这说明幼儿在老师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3、 结束部分:听音乐做放松动作。(评:在抒情的慢三拍音乐中,幼儿悠闲地趴在羊角球上,摇来摇去,和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幼儿的身体也逐渐恢复到相对静止状态。)三、活动评价1、活动的游戏性强。本活动是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将故事情节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由浅入深,环环扣紧,衔接自然。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始终保持着角色身份,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很高。2、组织形式多样化。活动中既有自由玩球的分散活动,又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在采松果时,还考虑到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特设了远近两条路线,注重了个体差异。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使幼儿在反复练习中不觉枯燥乏味,跳的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3、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玩球,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并能按教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完成活动的要求,整个活动是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4、良好的情绪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活动中,教师始终以松鼠妈妈的身份贯穿活动,处处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幼儿兴趣盎然,达到了身心锻炼的目的。活动中,教师赞许的目光、小伙伴的掌声、加油声,给胆怯的幼儿增加了胆量,使他们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也发展了他们适应群体的社会能力。
达尔文和小松鼠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动物,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小动物的感情。3.通过比较句子,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小动物,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小动物的感情。3.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教学难点1.理解达尔文喜欢小动物的词句。2.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英国有位科学家叫达尔文,他从小就特别喜欢小动物,他到底怎样喜爱小动物的呢?学习30课《达尔文和小松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听老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三)学习生字。1.在课文画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及词语的读音。3.识记生字。位:熟字加偏旁,亻加立。科:禾木旁,右边是点、点、横、竖。科学,科学家,学科,科技。喜:上中下结构,上边是结字的右边“吉”,中间是“ ”下面是口。欢:熟字“又”加欠字旁。喜欢,喜事,喜报,欢乐,欢呼。动:熟字“云”和“力”。物:牛字旁,右边是丿勹勿。动物:老虎,狮子,松鼠,都是动物。件:熟字“牛”加部首“亻”。衣:独体字,笔顺: 。衣服,衬衣,棉衣。坏:熟字“不”加提土旁。坏和好是反义词。错:熟字换偏旁,“借”的单人旁换成金字旁。错和对是反义词。4.利用字词卡片巩固。喜欢 动物 科学家 外衣 一件 一位(四)朗读课文。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2.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3.老师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六名同学,每人读一自然段,接读全文。(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
达尔文和小松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动物,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和保护小动物的情趣。
3.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体会达尔文是如何喜欢小动物的。
教学流程:
一、故事引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2.达尔文和小松鼠。
2.课文讲了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发生的什么事?(指优秀学生口述故事或教师讲故事)
3.学生听故事,想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读音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音节。
3.自由圈出认字表中的生字,
4.同桌检查读生字。培养合作学生字的习惯
5.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生字词。(检查读生字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检查困难生读、指名领读、分行开火车读、齐读等)并让学生用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6.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试着认读生字。
7.同桌再次听读课文。〈读的好的就夸奖夸奖对方,读的不太好的地方帮助同桌指点一下〉
8.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再次体会:达尔文对小动物、对大自然的感情怎样?
2.学生再次读课文。(因为课文内容较长,要充分放手让熟读课文。)
3.小组合作讨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非常热爱大自然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相信学生经过合作交流能够解决问题)
达尔文和小松鼠
教学目标:
l.读准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腿、肩、吱、错、伤、害”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小动物,并能仔细观察他们的生活。使学生初步产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和保护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重点理解:“从来、观察、捉弄”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l.理解达尔文喜欢小动物的句子。
2.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小动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东芝动物乐园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动物吗?(喜欢)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在动植物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就是达尔文。达尔文从小就特别喜欢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生齐读课题《达尔文和小松鼠》。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2.再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3.电脑出示词语,让学生读一读:
地上从来喜欢外衣科学家
它们树干一直动物站住好像
4、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l.自己出声读一读第1、2段。其他同学想达尔文对小动物怎么样?
2.出示投影,达尔文()小动物。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击鼠标:在括号里显示:喜欢
教师板书:喜欢
3.课文中哪些地方说达尔文喜欢小动物了?自己再读一读1、2段,找出有关句子。指名读画的句子。
8、小松鼠和大松树
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二、初读课文三、初步理解课文四、教学生字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1、放课文录音,听故事。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
“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出示生字卡片) 2、教学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
4、反馈检查:“孩”、“比”的笔顺。 5、指导写字。
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答、孩、低、听、伯、多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