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5-04-0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6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及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辨别“左”、“右”。

  难点:初步确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1.反动作游戏感知相对性。

  师:我们前面认识了“上”、“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游戏之前谁来说说什么是反动作?(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做反动作游戏。)

  2.谈话: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举手。大家举起手来,比一比看谁举得最好!

  提问:你们知道你回答问题时举的是哪只手吗?

  学生回答:左手。

  师:对了,回答问题时我们举右手,那另一只手是?

  学生回答:左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两个方位——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二、探索新知

  1.找自己身体的左右。

  师:我们身体除了左右手,还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学生个别展示、汇报。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

  2.认识左右。

  (1)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用左手和右手分别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个别汇报。

  (2)师:看来我们的左右手平时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这样,让我们一起来运动一下吧。

  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

查看全文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7篇)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理解加法的含义。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发现计算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桌合作的能力。

  教育学生要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2、重点难点

  学生正确理解加法的含义。

  学生能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5的加法

  一、复习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准备好你的小手。认真听1和2组成几、2和3组成几、3和2组成几、4和1组成几、3和1组成几、1和3组成几、2和2组成几、1和1组成几。

  生边拍手边回答。

  二、导入

  师:同学们的倾听能力有进步,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动物园之旅。快看,谁来欢迎你们了

  三、新授

  认识加法

  师:仔细看小丑拿出了什么

  生:汇报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生:汇报

  师:你真是一个注意听他人说话的好孩子,这回你又发现了什么小丑又拿来了一个气球,一个气球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师:谁能把两次发现连起来说一说

  生:把观察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师:你表达的真完整。

  师:根据你两次的发现,你能提出一个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3+1=4读作3加1等于4(贴在黑板上)

查看全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9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进一步正确地数出5以内物体的具数;识田字格,能按要求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1—5各数;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联系与区别。(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正确、美观地写出1—5各数)

  教学重点

  1—5的书写

  教学难点

  1—5的书写格式,2和3的书写。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各小组准备一些玩具、主题图、1—5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指名说

  2、每说一种在练习本上用圆圈表示。

  3、指导写1-5各数。

  形象记忆:1象小棒 2象鸭子 3象耳朵 4象小旗 5象秤钩

  要求学生对数1-5的书写逐步达到整齐、匀称、熟练。

  三、 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写数:理解题意,第一行,仔细数一数,认真写出数;

  第二行通过观察发现要写涂色的三角形的个数。

  2、练一练第2题:看数画线,画的方法不唯一,但尽量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3、第3题: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几节车厢/

  (2)挡住的`是第几节车厢?

  (3)用数字表示出来。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如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和3相邻的数是几?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5各数的写法,请大家要注意认真书写。比一比看谁写的好。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1 2 3 4 5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查看全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5的认识》(精选15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5的认识》 篇1

  一、教学目标

  1、会数数量是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用l~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1~5各数的写法。

  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王奶奶家看看吧。

  (课件出示课本第14、15页的彩图)

  王奶奶家的院子里都有些什么呢?快来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并用相同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学生观察图画,数数,并动手摆圆片)

  (1)与组内的小朋友交流。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的数量是多少。

  你是用几个圆片表示它的数量的?

  (2)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看到的事物的数量是多少?

  (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出相应的圆片数量,边说边摆,全班进行简单评价)

  (3)小结。

  同学们摆出的圆片的数量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1~5。

  (板书课题:1~5的认识)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师:你们能根据老师摆出圆片的'个数,从你们的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找一找,看谁找得对。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操作情况)

  组内同学相互评价谁找得正确,请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摆出圆片和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全班交流。

  (2)感知数的顺序。

  ①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在哪个数字后面?

查看全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比多少》教案(精选12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比多少》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l0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跳绳,2个同学进学校……,它们的数量

  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

  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3个同学踢足球,3朵红花,3朵黄花,它们的数量都是3。请注意“3”的

  样子。

  (板书“3”,全班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

查看全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案最新(精选3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案最新 篇1

  设计说明

  本节课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重点解决“不够商1时商0”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色:

  1.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教学中,当学生计算到被除数的十位发现不够商1时,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恰当地引导,从分物的角度和除法本身的计算规则分别进行理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

  师: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勤俭节约,谁能说说哪些做法是节约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见闻进行列举。

  2.导入:有3个班的同学用实际行动来倡导节约,他们积攒了许多旧报纸和矿泉水瓶,送到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我们来看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否能帮助他们解决。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与学生进行谈话,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探究新知

  1.了解情境图。

  课件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找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完整表达。

  (3个班积攒的报纸和矿泉水瓶一共卖了912元)

  2.尝试计算。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