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教案(精选15篇)
火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火车前后变化的原因,体验故事情节的转折变化。
2、区别对噪音和乐意的不同感受,了解噪音对人体的负面影响。
【教学准备】
挂图26号;《小朋友的书我探索我快乐》;磁带及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分段理解故事情节。
1、设置疑问,引出故事。
出示挂图1,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图上有什么?小动物们喜欢火车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小动物们为什么不喜欢这列火车?
2、教师讲述故事至“眨眼间跑得无影无踪”。
提问:火车驶进森林,小动物喜欢它吗?它们怎么做?火车看见了,心情怎样?它是怎么问的?
3、出示挂图2,教师讲述故事至“一路叹息着向前方慢吞吞地驶去”。
提问:火车每次穿过森林都会说什么?动物和花儿喜欢它了吗,为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动物和花儿还是不喜欢它?火车该怎么办?谁来帮它想想办法。
4、出示挂图3,教师讲述故事至结尾。
在小朋友的帮助下,火车发生了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教师讲述后提问:火车发生了什么变化?改造过的火车叫什么?为什么叫它音乐气垫火车?动物和花儿们喜欢音乐气垫火车吗?
二、结合《小朋友的书我探索我快乐》第7~9页“音乐气垫火车”,幼儿完事欣赏故事,迁移故事经验。
我们的书上也有这个故事呢,我们一边看一边听故事。
提问:你喜欢音乐气垫火车还是没有改造之前的火车?为什么?
如果你听到了不好听的声音,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怎么做?
火车舞(通用2篇)
火车舞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火车舞,能跟着音乐协调地做小跑步动作
2、迁移文学、美术活动中角色出厂的顺序并通过观察、模仿初步掌握"火车舞"的邀请方法。
3、知道通过邀请,火车会越来越长,人会越来越多,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由美术作品导入,引起幼儿对"火车舞"兴趣。
二、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启发幼儿探索开火车和火车跑的动作。
三、鼓励幼儿集体听音乐学双手环绕及小跑步动作。
四、引导幼儿学跳邀请舞"火车舞"。
1、教师扮火车头,邀请一名幼儿跳火车舞。
2、引导幼儿按节奏,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3、根据图片顺序,教师带幼儿跳邀请物"火车舞",重点帮助幼儿掌握邀请和变更火车头的方法。
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火车舞",体验与同伴合作舞蹈的快乐。
六、带幼儿听乐曲《旅行列车波尔卡》玩开火车游戏结束活动。
火车舞 篇2活动目标:
1、学跳《火车舞》能较合拍的随着音乐做小跑步和找“车厢”的动作,
2、理解舞蹈跳法,能在规定时间内做“邀请”和“感谢”动作
3、体验“火车头”与“车厢”协调合作的重要,以及朋友越来越多的快乐。
活动准备:火车图片
活动过程:
一、熟悉《火车舞》乐曲旋律
1、全体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小跑步进教室
2、合着音乐一拍一下的拍手。
3、幼儿创编其他身体动作,合着音乐可以做做拍腿,拍肩等。
活动名称:心情火车(精选2篇)
活动名称:心情火车 篇1
设计意图:
在‘了不起的我’这一主题中,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有关自己的照片,老师把孩子们的照片一一贴出来请小朋友欣赏,孩子们在欣赏的时候,突然发现王依辰小朋友是在哭的,有些孩子便开始议论‘拍照应该是笑的’‘对,要说茄子’‘老师,你看我是在笑的’顿时大家的话题转移到了表情上,怎们有些人是笑的,有些人是哭的呢……当然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的表情,于是我们便产生了有关表情的活动。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边念儿歌边开火车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说说表情。感知开心、生气、伤心的心情。第一次让幼儿找自己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体现了层次的递进性。
第三环节:选择表情,鼓励开心。以开火车的游戏离开活动室,鼓励孩子做一个开心宝宝,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活动目标:在说说、玩玩的游戏中,继续体验开心、生气和伤心的心情。
活动准备: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
小火车
活动过程:
1、边念儿歌边开火车入场,引发幼儿的兴趣。
2、认识心情火车。
3、让幼儿数数有几节车厢。
1、坐上心情火车,请幼儿找自己的照片,说说自己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说说自己的表情,并说出原因。
3、试着找到好朋友的照片,猜猜好朋友的心情?
4、第二次分享交流:(1)你找到了谁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样?
(3)猜猜为什么会这样?
5、让幼儿按哭、笑、生气给车厢起名字。
轰隆隆的火车教案(精选9篇)
轰隆隆的火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情境中创作,体验给托马斯火车头找朋友的快乐。
2.初步了解火车的外部结构,学习用方形或圆形表现火车车厢。
3.能够将车厢连成长长的火车,并大胆进行装饰。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玩过玩具火车,认识火车;看过动画片《托马斯和朋友们》。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挂图"轰隆隆的小火车";师幼一起收集托马斯及其朋友的火车模型,并将其布置成"火车模型展览"。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5~6页;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动画片《托马斯和朋友们》中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2.参观"火车模型展览"。
二、探索发现
2.出示挂图"轰隆隆的小火车",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火车的结构及其造型特征。
3.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5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6页,引导幼儿发现创意墙中的火车少了车厢,激发创作兴趣。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画出长长的火车厢,一节车厢连着一节车厢,鼓励幼儿画出火车的其他特征,如车厢上的装饰、铁轨等。
2.幼儿画车厢,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师幼一起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作品展示区,并引导幼儿从造型和色彩等方面评议其他幼儿作品。
教育笔记:火车开动啦
做完集体操,我们用塑料圈开展集体游戏,练习跑跳,还练习收集、码放等,孩子们很感兴趣。今天又创造添加了一个新的钻圈动作,孩子们玩得很高兴。考虑到动静交替,集体游戏后,我请每名幼儿拿一个塑料圈自由的玩一玩,不一会,经过互相模仿,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动作,把圈套在腰间,互相招呼着一个拉一个组成了一列列小火车。我及时提醒幼儿注意速度和安全。孩子们越玩越起劲,有三列比较长的火车,互相争揽着乘客。琳琳喊着:“上火车啦,不要钱!”反复喊着。小熊喊着:“上火车啦,想去哪就去哪。”另一名幼儿喊:“上火车啦,不用买票!”果然没有散客了,都陆续上了不同的火车。三列火车变得更长了!平时爱闹的洋洋等小朋友也一直在“火车”上享受着快乐时光!我们老师看着孩子们玩得如此投入和高兴,也和孩子们一同笑着、动着。又过一会儿,听奕奕说:“火车进站休息啦!火车进站休息啦!”有多数孩子都来响应,停下车蹲下身,假装进站休息。也许孩子们是真的玩累了,真的很需要休息一会儿了,所以有人招呼时,很快的就去“进站”了。休息了一会儿,火车又开动了,喊声又响起了,笑声又响起了…… 户外活动时,老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的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的锻炼,还要注意“动静交替”原则,集体与分散结合原则,使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享受快乐时光,更要注意“安全第一”原则,随时发现幼儿的动向和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来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受到伤害。
教育随笔:“火车”可以这样接
每次户外活动时,我都会组织孩子们“接火车”。“接火车”对于刚刚上小班的新生们来说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开学第一天,组织孩子们在教室里接火车,那个场面可以用两个字形容——混乱。下班回家后,我反复思考:怎样能让孩子们尽快学好接火车呢?最终,我决定用托马斯小火车来引诱孩子们一下。
第二天,我带来了一辆托马斯小火车,孩子们看到我的小火车后兴奋极了。我问:“你们喜欢托马斯小火车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我又问:“你们想不想开托马斯小火车呢?”孩子们大声的说:“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开火车吧!孩子们连忙点头。我提出两个要求:第一,接火车时两手拉住前面小朋友的衣角不能松开。第二,不能推别的小朋友,注意安全。我的要求刚刚说完,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接上火车了。为了让孩子们玩得更投入,我还让孩子们喊口号:“托马斯小火车,叭叭叭”。练习了几遍之后,孩子们很快的就学会了接火车。户外活动时,其他班的老师们都夸小一班的小朋友们火车接的好,孩子们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从他们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们非常乐意接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