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
2020-05-07
在前段具象化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人生其实是一场苦旅”这一观点:人的精神家园无处找寻,人的处境往往是无家可归,只能遥望家乡,体味一派苍凉。以上为第三部分:人生是一场苦旅,人在追寻中总是牵挂着家乡,可是心中的家却永远也无法到达。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是实际的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心灵之家无处寻找]呢?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呼应开头,结构严谨。开头猜测他们“归家还是远行”, 是浅层次地从生活的经历入笔。结尾反问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旷野”, 是从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层面发问,这样的结尾,意蕴深厚,雅俗共赏。 此段为第四部分:呼应开头。 ①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毫无趣味。②惦念:心里牵挂,念念不忘。③选自《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④选自《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⑤全诗为: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⑥选自〈〈长安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⑦(选自《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⑧选自《菩萨蛮》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读后须品味主旨:作者由摄影作品《前方》展开联想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离家远行问题的认识: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远行的欲望;这种欲望既出自天性,也出自命运;但是人的这种远行注定是一场苦旅,人无法消除精神深处无家可归的感觉。文章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精神和理想无所皈依的现实状况。文法:1.线索分明,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本文以摄影作品引出话题——离家,描述了离家的种种原因,进而引发对人生苦旅的种种思考,揭示出人生的悲剧源于离家后的思家,“离家”贯穿始终。结尾回到摄影作品,照应开头,这样文章前后呼应,使结构显得相当完整。2.语言深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结构由摄影画面起笔,引出下文。(1) 人有离家远行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