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林黛玉进贾府

2019-11-12

曹雪芹只用了两百个字写这顿饭,但这里面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封建贵族家族的章法。初进贾府的林黛玉能应对得了吗?

先看贾母的晚饭如何开场。当林黛玉在王夫人房间说话时,有丫鬟来报告:“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林黛玉赶过去。请注意这个“忙”字,王夫人这个人经常做事慢腾腾的,这会儿却急急忙忙,为什么?她不敢怠慢,否则她就失职失礼了。在封建家庭特别是贵族家庭里,儿媳妇是要伺候婆婆用餐的,这是金科玉律。王夫人和林黛玉进入贾母的后门,已有许多人在等候。等什么?就是等王夫人来伺候贾母吃饭。(按说也应该等邢夫人。但前文交待邢夫人要带黛玉去拜见贾赦时,贾母已经发话“你也去吧,不必过来了。”)大儿媳让贾母给放了假,晚饭就必须得二儿媳来开。这是封建家庭的规矩。所以伺候贾母的人看到王夫人来了,才安设桌椅。

然后“李纨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这似乎很奇怪,有那么多丫鬟、仆妇在,为什么要三位贵夫人干这些粗活?这也是规矩:孙媳妇和儿媳妇要亲手伺候老祖宗,哪怕像走过场一样。要不过去都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再有能耐的媳妇也必须尽服侍婆母的义务!

饭摆好了,筷子摆好了,汤摆好了。吃饭的人怎么入座?贾母正面榻上独座,两边四张空椅。“熙凤拉林黛玉坐左边第一张椅子,黛玉十分推让”。这里注意两个词语,一个是“拉”,一个是“十分推让”,说明黛玉坚决不坐第一张椅子,在坐哪张椅子的问题上,林黛玉有自己的考虑:

第一张椅子肯定是重要的位置,有王夫人和两位长嫂在,她怎么能坐,所以“十分推让”,“拉”也不去!直到贾母解释“你舅母和你嫂子们是不在这里吃饭的,你是客,原该如此坐”,林黛玉方告了座。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林黛玉是一个很懂礼数的女孩子。

林黛玉坐下来了,跟她同辈的贾府三个小姐是不是可以马上坐下了呢?不行,得贾母命王夫人坐了之后,三姐妹才能告座。“迎春坐右边第一,探春左边第二,惜春右边第二。”王夫人是长辈,得她这位长辈坐下之后,晚辈才能坐下,这叫长幼有序。那么,林黛玉先于王夫人坐下岂不是无礼了?又不能算无礼,因为是贾母下令让黛玉先坐的,贾母的话是法令。

这样一来,林黛玉和贾府三姐妹陪贾母吃饭时是成了这样一种情势:王夫人坐在一边不吃,陪着,也监视服侍贾母的人是否周到;李纨和凤姐两人站在桌旁布让;旁边丫鬟执着拂尘,端着漱盂,拿着巾帕随时侍候;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什么叫大户人家?什么叫大户人家的礼数?这一顿饭,体现得活灵活现。

吃过饭后,小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黛玉还以为是喝的茶,在苏州家里,她受的教育是惜福养身,饭后片时再喝茶,“因见这里许多规矩不似家中,也只得随和些”。如果此时是刘姥姥恐怕一口就把水喝了,但林黛玉毕竟不是刘姥姥,她要等等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已故演员陈晓旭在表演这一细节时,用眼往两边瞟了一下。应该说,她这一动作对人物的心理把握是非常到位的。果然,一会“又有人捧过漱盂来,林黛玉才发现不是让她喝茶,而是先用茶水漱口!然后才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这点点滴滴,林黛玉都做得恰到好处。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