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看——《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熟悉情节环境的基础上分析凤姐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⒈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⒉分析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及其腐朽性。教学重点⒈鉴赏《红楼梦》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及形成性格特点的社会原因。⒉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教学难点全面把握王熙凤的复杂性格,体悟王熙凤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设想
教材分析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其行踪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出场的人物众多,安排入情入理。写人物出场,有三个特点:一是先后恰当,先见的是老祖宗贾母、邢王二位夫人、李纨、三春,后见的是熙凤和宝玉;二是详略得体,对王熙凤、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详写,略写邢王二位夫人、李纨和三春;三是虚实并用,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的人物实写,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虚写。这样的描写,笔法灵活,重点突出,阅读时要细加体味。我们只有通过人物的一言一行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更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揭示小说的主题。
学法指导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这也符合新标准指出的,必须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⒈重视自学指导。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如何学习。合作探究。方法是自由讨论,课堂交流,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解答,在老师的点拨下,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⒉师生共创,设立情境。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等形式,创造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并创造共同研讨的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养成他们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细细品读的习惯。
教法设计《红楼梦》是一本大书,单是人物出场的安排,已见作者的匠心。本文就是借林黛玉进贾府之机,很自然地安排了好多主要人物的出场。学习时,注意看作者对各类人物的出场都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在重点描写贾宝玉、王熙凤的出场时,对他们的语言描写尤为精彩。阅读时把这些内容找出来并试着进行分析鉴赏,揣摩分析他们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设计“仿写法”:即将小说里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用在小作文练习中,即对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媒体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片段。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手记(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一、导入新课《红楼梦》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最高峰。前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部书的主要内容,熟悉了小说中所营造的典型环境——贾府的基本情况。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