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林黛玉进贾府

2019-11-12
探究:文中几次写到哭?是哪些人在哭?从哭中塑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提示:文中总共写了36次哭,出场的主要人物都哭了。师:那请小组选择其中关键几处来谈谈具体哭表明了什么内容?※黛玉与贾母见面时共4次写到哭。贾母见外孙女时“大哭”,一方面是对外孙女的疼爱和怜惜,另一方面也是为“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的女儿之死而伤心,表现母亲对女儿的亲情和怀念,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发自肺腑的伤感。※黛玉在拜见外祖母时也哭个“不停”。她是因见到外祖母,想到自己幼年丧母,孤苦伶仃,不得不寄居他处的悲苦身世而哭。这哭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王熙凤出场后也为黛玉的不幸而哭。但她的哭是装腔作势,是想投贾母所好。当贾母说休再提前话时,她马上转悲为喜,由此可看出王熙凤的善于逢迎,长于随机应变的性格。※宝、黛初会,一见倾心,但当他知道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玉时,便满脸泪痕,体现了他向往平等,这是感情真实的流露。本鉴赏点意在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表情是人物内心的反映,对主要人物的表情进行对比欣赏,挖掘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解说:小说通过人物的哭、笑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通过笑还可使我们产生贾府既是个礼仪之家,又是个虚伪之家的印象。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对作品某一共同特点加以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最后不可逆转的悲剧结局)总结:选文六次写到“哭”,与“笑”一样,这些细节同样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与第四段中黛玉口述癞头和尚的话有照应。和尚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而黛玉初进贾府就见了六次哭,可见这预示着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了。“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现在,进了贾府,见到的都是外姓亲友,唯独见不到自己的亲人;寄人篱下,她的一生能平安吗?通过这个照应,像一个预言,预示着黛玉的悲惨命运,预示着进贾府正是她悲剧生活的开始,既刻画了人物性格,又是情节发展的必要照应。师:全文有二十多处直接写到人物的笑和哭。仔细品味一下,不难发现,这些“笑”和“哭”是有差别的,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笑和哭,不同的笑和哭的背后隐藏着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反映着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同时,通过笑还可使我们产生贾府既是个礼仪之家,又是个虚伪之家的印象,我们要在对比中清楚地了解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所反映的人间世态,正是所谓“大家庭,小社会”。

三,拓展探究

师:《红楼梦》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林林总总的细节描写构成了红楼艺术的“大观园”,除了我们探究过的“哭”与“笑”之外,本文还有多处细节描写,请试从文中找出一例进行探究——㈠一餐之中有学问师:林黛玉进贾府在观察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之后,迎来了她进贾府的第一顿饭。这一顿饭可不是简单的饭,而是黛玉人生的重要课程。为什么这样说呢?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