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2019-05-23

  1、听写词语(学生上黑板)。

  2、检查背诵第2节(指名提问)。


二、导入新课

  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永远不再醒来。

  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在黑暗中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了这篇悼念文章,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牢记血债!


三、速读课文第二大部分,探讨分析

  1、这一部分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学生默读课文,筛选有关表示思路的语句,概括归纳)

    明确: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其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

  2、速读课文,找出刘和珍的事迹,并分析总结刘和珍的品质。

    (学生读课文,在课本上匀画并标记有关刘和珍的事迹,展示筛选的事件)

    学生读课文明确:

   ⑴ 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⑵ 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⑶ 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⑷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⑸ 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⑹ “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⑺ 中弹牺牲。

    (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人物活动来分析人物形象,归纳性格特点)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青年学生。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进步;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她本性善良,为人祥和;她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嫉恶如仇,勇于反抗;她热心政治运动,勇赴国难,不惧牺牲。


四、合作讨论

  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人的文章。鲁迅先生没有详写刘和珍的生平,也没有详写惨案的本身,人物形象却可亲、可敬,关键是作者写出了人物的个性。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请讨论作者运用的手法。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