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2019-05-23(学生讨论明确)
⑴ 选取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
⑵ 善于抓细节来抒发感慨。如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⑶ 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
⑷ 运用反衬手法。如用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⑸ 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思想深刻,感情强烈。
2、以第二部分为例,说明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何综合运用?
(学生讨论明确)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段落,记叙、抒情、议论,交错融贯又各有所重,感情起伏回荡、激昂而又深沉。第三段以刘和珍与我的师生关系的议论为发端,转入记叙。鲁迅先生的感情也从第一大部分的愤激,转为舒缓。但是到第四段又由记叙进入议论、抒情,在记叙中连用“然而”、“但”等转折语,层层递进,感情再次迸发。在第五段开头就用“但是”一转,由上段的议论转到记叙刘和珍等遇难的经过,结尾再用“但是……”一句揭穿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对中外杀人者的义愤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五、写作素材积累
1、积累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课内经典:
⑴ 警示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对偶句: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⑵ 创新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
3、相关经典:
⑴ 鲁迅的经典散文──《战士和苍蝇》:
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