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2019-12-24

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 巫红涛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旧教材的选文,但教学要求与旧教材完全不同,重点在理清思路,因此教学方法与重点应体现出新教材的特点。

  作为刚升上高中的学生,本文阅读理解难度较高。原因有二:一是写作背景离学生太远,学生难有真切感受;二是鲁迅的语言很简练但含意很深刻,有时又曲折达意,这对于社会经验尚浅的学生来说,要理解它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是较为困难的。但虽然如此,基于本课教学的新要求,讲解课文内容不作教学重点,可采用学生提问,老师答疑等方式来解决词句理解问题。另外,还可通过提供较丰富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尽量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2、把握全文思路及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3、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策略】

  1、整体略读,把握整体思路。

  2、局部精读,细细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
 

【教学媒体】

  1、投影机。

  2、有关当年学生运动的影片片段。

  3、印发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及鲁迅的《无花的蔷薇二》。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略读全文,解决难读难懂的字、词、句。

  2、为文章7个小节分层次。
 

二、导入

  1、回顾鲁迅作品。

  2、解题:

    “记”──纪

    (以此让学生了解鲁迅作品中的语言有着当时时代的烙印,不宜作为现代规范语言的标准。)
 

三、介绍背景

  1、注解一。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