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案及练习题全册3
四、关于题目
本文是由摄影作品〈〈前方〉〉引发联想而写的“摄影散文”。“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人生就是苦苦寻找心灵家园的旅程。摄影作品〈〈前方〉〉见课本插图。充满画面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最突出印象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五、研习文本:
(一)让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
前方就是前面,在文中体现的就是由一张名为〈〈前方〉〉的摄影作品引出的思考。我们从第一段来看,提出的是什么话题呢?
明确:“无论归家还是远行,都与离家有关”。“离家”即要探讨的问题。
(二)指名让学生朗读第二至四段,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找出第三、第四段的中心句。并且思考:有家以前离家可以理解,那么有家以后又为什么离家呢?本文在提人类的离家行为,而第三段中为什么要写电视上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呢?
明确:立意: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三段: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以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
第四段: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
写电视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以此类比,给人直观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说明动物和人迁徙的“习性和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由动物及人,人物一理。
(三) 师有感情朗读第五至七段,思考:
1、作者从人类有家以前和有家以后的表现,以及分析人类离家远行的三个原因来体现自己立意的正确,请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围绕自己的立意来叙述的。
明确:人类有家以前,就有许多人类祖先带着大队迁徙的例子,这和动物大迁徙是一样的。人类有家以后,先前的习性和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类离家的四个原因是:外面世界的诱惑(分析外面世界诱惑的原因是“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出自无奈(分两种情况:“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了”),理想的诱惑。
2、“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中的“前方”还是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
明确:不是,更多的是一种理想的召唤。
3、为了说明“前方”的不确定性,文中用了什么样的修辞?又如何写出了它的作用?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形象的写出了“前方”的不确定性。运用排比描写了“前方”的作用,形象生动,给人具体的感受。
4、在人类的三种离家原因里面,你为什么离家呢?
5、为什么离家不用“离开”,而用“逃离”呢?何以说“他”受“家的压迫”?
明确:因为“逃离”更能体现出家给他的压迫感。离家就是为了寻找自由,幸福的生活。
(四)第八段中作者又从联想回到了摄影作品上来,找出其中能体现作者思路转化的词语。
明确:路、前方、船、马车、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我们上节课讲到了文章中由摄影作品引发的联想以及又回到作品的整个思路,那么,我们再往下看,作者还有什么人生体会呢?
(二)1、“路”与“家”“前方”是什么关系?作者仅仅在讲具体的“家”和“路”吗?如果不是,那又是在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