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工艺教学技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以设问引入工艺的课题,以生活案例讨论启迪;
(2)以观察实物和ppt图片分析,师生互动,课堂讨论;
(3)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工艺概念;
四、重点、难点:
重点:
怎样正确使用金属材料加工的工具与方法。
难点:
学会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
五、教学策略:
运用引导探究法教学和模仿法教学。首先从生产、生活中的工艺讲起,列举常见产品的工艺,如装备工艺、制茶工艺、手工工艺、金属加工工艺等,再引入到新课题的教学活动中。接着让学生做一做安装电话机底板或电子计算器的后盖等试验,然后请学生归纳操作工艺;这样,学生就有了亲身的体验。
在实现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着教学的目标展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而进行自主学习,老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行分析、讨论,加深对工艺在产品制作的重要性的理解。演示过程中,留给学生一些疑问,让学生在操作中注意,引起重视。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分组合作,让学生自由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讨论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要边走边观察学生操作,及时帮助解决疑惑的问题。
六、教学资源收集
收集与工艺内容有关的教学材料:
如汽车制造、计算机芯片等相关的图片、文字、案例。准备制作的铝合金、塑料管等材料、提供了实践所需的工具,如样冲、划规、角尺、手工钢锯、锉刀、桌虎钳、手虎钳、钻床等。
实验器材准备:
铝合金、塑料管 各12块 手工钢锯、锉刀、桌虎钳 各12个
样冲、划规、角尺、钢直尺 各12个 丝锥与扳手、板牙与扳手 各12付
手虎钳、钻床 各一台 铆钉若干个、拉钉枪 若干个
七、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德国汽车和inter cpu处理器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的著名产品?为什么相同的材料,会生产出不同性能、不同质量的产品?为什么相同功能的电视机、手机会价格不一样,使用寿命会不一样?人们为什么会崇尚名牌?仅仅是广告的作用吗?等等。
由于技术和制造方法的不同,也就是制造工艺的不同,会造成产品的优劣。本节课,让我们走近工艺,认识工艺。什么是工艺?
第二节 工艺
1.认识工艺
1)工艺的含义:
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将图纸表达的设计方案变成实体产品的生产活动的总合。
材料加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其大小、形状、外观或性质,以符合产品所需要的设计规格。
展示分析:绿茶和红茶的制造工艺。
红茶:发酵度达80~90%的全发酵茶。制作过程不经杀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后进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
绿茶:制作时不经过任何发酵过程、采摘后直接杀菁、揉捻、干燥而成的茶。滋味清新鲜醇,清爽宜人。因工法不同,又可分为以锅炒而成的炒菁绿茶,比方龙井、碧螺春,以及以高温蒸汽蒸煮的蒸菁绿茶,比方日本的煎茶、玉露,前者香气浓、后者有新鲜新绿感。
通过分析知道同样的原材料,工艺不同,制作出来的产品会有很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