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017-09-18
xx年无锡市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课教案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教学设计(第1课时)
                        江苏省天一中学  冯丹沁  -5-31
一、教学目标
(一) 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控制系统的含义。
(二) 熟悉简单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学会画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
(三)能利用传感器功能演示仪进行开环控制系统的技术试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的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的第1课时。从总体上看,“控制与设计”这个单元按照控制的手段——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这样的思路来组织教材内容。上节课学生已对控制手段、控制应用及传感器功能演示仪的使用有初步了解,下节课将让学生进一步学习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因此,本课教学非常关键,是承上启下的核心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除了继续加深对技术与设计的知识深度和技能程度外,更是培养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很好的平台和载体。因此,应多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从实例分析入手,逐步归纳出对控制系统的一般认识,并能对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方框图进行分析。本课要突出的重点是:对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的理解、会用方框图描述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开环控制系统的技术试验能力培养。
本课要突破的难点是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及技术试验能力培养。
三、学习对象
学生属于文科类班级,虽在物理课上学到了基本的电学基础知识,通过以前的通用技术课对技术与设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又对控制等基本概念、传感器功能演示仪实验套件的使用方法有了理解。但毕竟没有电子技术方面的训练基础,也没有理课班学生扎实的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故在教学中只能放低要求,对控制器的内核技术不作介绍,先安排教师的主导分析,即使在引导学生案例分析时,也应及时穿插老师的补充、归纳。在安排开环控制系统设计的模拟技术试验前应先安排老师的演示或讲解,尽量降低知识与技能提升的梯度。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创设情境: 以精彩的控制录象片段、水箱进水控制演示实例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能叙述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理解方框图作用。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课教学中以“芝麻开门”声控等实际控制系统问题解决为主线,激发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自发地、主动地解决问题
(三)学案设计:帮助学生总结、整理重点,梳理教材内容,建构知识网络体系。
(四)通过利用传感器功能演示仪进行开环控制系统的技术试验来巩固学生对开环控制过程和方框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多媒体投影机、电脑、ppt课件、水箱定时进水控制电路、声控开门电路等
学生(2人1套): 传感器功能演示仪、小螺丝刀
六、教学过程
序号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课前活动
(2-3分钟) 播放几分钟描述控制过程的片段,
让学生欣赏 开始静心观看,很快能进入学习状态
2 直接导入
(1分钟)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  请大家翻开课本102页
【投影】: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 认真听讲,打开书本,浏览102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