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追问
所谓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议论思路。
例文:
坚忍——我追求的品格
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坚忍的人;但坚忍,确实是我追求的品格。
幼时,读小说《牛氓》的连环画,主人公亚瑟的坚忍就让我激动不已。亚瑟流亡XX年,经受了饥饿、苦役、毒打和种种凌辱,以致浑身伤残,面目全非,但他献身意大利的独立和解放,抗击教会,决不退缩,最后慷慨就义,悲壮之极。我国古代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传说,以及在“文革”中几落几起的伟人邓小平,也让我深深感动。我觉得,他们的最可贵之处,显然也是坚忍。这种坚忍,意味着一种为了理想信念而执着奋斗,意味着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坚忍,是钢铁意志与忍性战斗精神的结晶。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也许我们难以回避失败,但我们不能不追求坚忍。
我是贫困山区的一名“山里娃”,在我们这里,挑一担水要爬两道坡,下一条沟,但在12岁时我就开始自己干了。上初中,我每天要往返崎岖山路十几里,但从来没有迟到过。考上县高中后,我每半个月回家拿一次干粮咸菜,凭着这样的“低消费”苦熬了三年。为了挣点“外块”,我下煤窑推过“煤斗车”,到车站当过装卸工。作为一名大山的孩子,大山使我饱尝了岁月艰辛,也锤炼了我的坚忍。真的!在我们这里,为了生活,坚忍是你的必须;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你就必须坚忍。坚忍,才能使人吃苦耐劳而无怨无悔,遇到困难不消极悲观。坚忍,也培养了我轻易不服输的性格,并使我最终怀着稳操胜券的决心走进今天的考场。
我这样说,并不是说自己已经有多么坚忍,比起前面那些志士仁人,我的坚忍不过是“小菜一碟”,而且,我人坚忍,只是生活压力下自然的锻造,远远不是奉献社会的自觉追求。作为一名18岁的男子汉,我最欣赏的是那身漂亮的“国防绿”。所以,我的第一志愿是军校,第二志愿还是军校。军校,将像一个红色的摇篮哺育我成长;军校,将像一个火热的熔炉给我淬火加钢;军校,将在我心头树起理想的旗帜,让我掌握在险恶环境中生存的过硬本领。这一切,也必然将我锻造得更为坚忍。请祖国放心,今后,我有信心以更自觉的追求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当然,如果我失败了,我也绝不气馁;回到我的家乡,我同样会用大山给我的坚忍,开始新的追求……
(五)谋篇布局的能力
文章需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而有物、成理需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之上,这“序”就是结构。写文章犹如建造房屋,挥毫着墨之前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写作过程中遵循这构想,文章完成时体现这构想,而这一构想的形成过程就是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过程。
1. 文章好的布局体现在合理的结构上,要使作文达到结构合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完整性。
(2)严密性。
(3)层次性。
(4)灵活性。
首先,各种文体有其相应的合理的结构形式。
其次,文章结构既要会使用一定的结构形式,又要不拘泥于现成的结构形式,还要会创制新的结构形式。
2. 模式介绍:
(1)记叙文结构和情节。
<1> 结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 纵式。主要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这种结构多适应于写一件事。
a. 顺叙。即依循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等过程的“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开端、发展、高潮、结尾。